6:00,6:15,6:30,6:45。
一上班,同事说今天早上五个闹钟才起来。
笑哭。
昨晚快三点才睡,一晚上浑浑噩噩,半梦半醒,倒不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每一次假期上班前的夜晚,舍不得睡,又怕醒不过来……
打工人的假期综合征。
从来理解不了学生时代竟然有同学会嫌假期太长,按耐不住回学校上课的热情,不管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还是出于对某个异性同性的饥渴,都理解不了。
本质上我只想呆在家里当咸鱼,最好谁也别理的那种。
假期越欢脱,落幕越失落。
真要是哪天假期成了串门招待走亲戚应酬喝酒搓麻打扑克说不定会瞬间治愈,什么症都没了。
人间快乐,下一秒就成了罪恶。
记得看《我家那闺女》的时候,吴昕的生活实在是太喜欢了,搞不懂怎么有那么多人竟然还同情她孤独寂寞冷……一个人不愁吃不愁穿不愁钱,在家养生泡脚拼乐高,就是用十个男人换,我分分钟把十个男人都换走。
成年人的悲剧,就是前一秒明明羡慕的不得了,后一秒又清楚的知道世界根本没有绝对的轻松可言,任何的羡慕嫉妒恨不过是时光滤镜下不同生活瞬间的定格而已,各有各的苦难,谁也不会事事如意。
如果可以的话,谁要什么人间清醒,不如难得糊涂。小孩子容易快乐,疯子常常傻乐,不正常的人喜欢研究哲学……
好像很久很久没有那种咸鱼日子了,可是到底又忙出了个啥,似乎又没有。或许人有的时候只是把自己显得很忙,用各种各样的事情把生活填满,才不会露出一地鸡毛,一事无成的破败感。
真正击垮一个人的到底是真相还是谎言?自己给自己看到的又全部都是真实吗?
假期综合征,是不是就是在自己有足够时间跟自己对话的时候,揭示出来的苍白的无力感。
这种感觉很好也很不好。
看来人真是不能闲着。
我是太闲了吧。
上班的第一天,不用费力回想,假期第一天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又加深了难过,到底为了什么自己也说不清,反正就是不想上班不想上班不想上班。
初七为什么不能放到十五,为什么是三十而不是小年,这么一想里里外外又YY出了两个星期。两个星期,恰好是年假的时间,可是年假是多么的宝贵啊,怎么忍心一开年就消耗殆尽,那接下来还有什么盼头。
呆着真是舒服,虽然结束舒服会留下虚空的后遗症,可这种舒服又让人着实抗拒不了,凡人啊……烦人。
用力回想这七天到底做了什么,琢磨不出啥子意义和意思,七天很长,又很短。
这种日子似乎又是一种常态,行为一旦与过去的某一个时点重合,就很容易恋旧,当物是人非,又觉得伤感,我常常犯这样的错。
说起过年,我不喜欢走亲戚,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想不起来了,我想应该仿佛是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才会如此。
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喜欢或者不喜欢,记忆里尚存的是小时候穿上好看的新衣服,跟在哥哥姐姐后面玩打雪仗,玩摸瞎子,玩橘子皮大战,小霸王红白机,各种沙发放倒当战壕,我自然应该是很喜欢的。
不开心忘了就忘了吧,索性留下开心的片段。
今年初二去姥姥家,安静的厉害。就一句,“原来两三桌麻将都不够玩儿的,今年一桌都凑不齐了。”这是姥姥的原话。不知道谁比谁更悲伤一点儿……随人潮走远的是我们共同的那些岁月,只是没人再刻意记起,回忆成了偶尔相见人之间的没话找话,可记忆里又留下温暖过的余温。
人们活在当下,时而执拗的寻找过去的痕迹。
小妹来我家住,我俩闲扯到下半夜,那些谈及的人或事与我们各自的现实生活实际上毫不相干,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拿出来纪念罢了。上一次睡在一个床上是多久前的事情了,十年还是二十年?
今年朋友圈微信里的群发祝福少了,有些人注定走散,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唯独留下身边人的暖。
还记得吗,我们仨(妹妹,我,姐姐)守着一台大方盖子的录音机,叽叽喳喳唱张惠妹的那一年究竟是哪一年,那盘磁带被洗掉了没。
时间不忍细想。
今年弟弟终于带了女朋友回家。原来长大的感觉和小时候过家家的剧情如此不同,奇迹很少发生,成长如影随形,那些长在身边人身上的印记,被爱和思念重重包围。
我带着他们逃离又躲闪,在密室逃脱的幻觉里寻找出路,姐姐永远也长不大,穿着幸福的外衣捡拾童年幸运的补丁。
我随意而执着,没什么仪式感,却守着心里的老腔调,理性又不愿意长大,越来越远离人群,把自己裹成一只蚕蛹,只是偶尔有人将壳打碎,这种感觉其实还不错。又不得不承认,最舒服的还是躲回自己的老鼠洞,舔偷回来的奶酪。
用两个晚上重温了《步步惊心》,明知道结局还哭的死去活来,唯一的好处是,打开卧室门看到睡成傻子的毛先生还竟然有点可爱;两天追完《令人心动的offer2》,不再打鸡血,90后已经太老,80后不再被人提起,食物链顶端的风景这辈子是无缘了,可怕的中年人心态。
好像卸下了满身的盔甲,赤身裸体的躺倒进柔软的席梦思,顺势用腿夹住被子的那种舒适感,尽情享受,整个人不是少了什么,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第一个闹钟还没响,就猛然惊醒,按掉一个还有三个,再也无法安然入梦。
照常是一大杯咖啡,生活又回来了,如是往复。
平常的烦扰平常的失落,也因平常而不意外,因无意外,而生出那么一丢丢的幸福感。
这样的幸福感还剩下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