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听到摩托轰鸣的发动机声感觉隔了好几年。
再次听到是久违的亲切感。
随着一档、二挡、三档、四档的切换,速度一点点的加起来,整个世界再一次的在我身侧倒退。迎面吹来的风劲越来越大,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一年前我宁可自行车慢慢的走,也也不愿骑摩托速度的来回。
因为再此之前我有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是在摩托上渡过的。因为工作被迫在摩托背上工作,工作结束了可算能下来了。
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再爽的事连续的享受也会腻烦。
一开始骑她真的很开心的,怎么说也是自己的车吧,况且骑摩托本身不是一件很酷、很爽的事吗?
可是当你经历过春夏秋冬、风寒暑湿后感觉就不是那么酷、那么爽了,而是惨!
电影里的骑手有着专门的装备,那防风厚实的皮衣和手套看的我非常羡慕。一般人出门无论走路还是、骑车穿的都是相同的衣服,为日常生活而穿的衣服。骑上车后与生活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多了个头盔(很多人骑车是不带的,除非去城市,交警大多在查汽车、摩托很少理会),再特别点的就是雨天穿上雨衣、冷天加上手套。
所以在我骑摩托车的那段岁月里经历了各种多变的天气。
在烈日下的乡下骑车基本会把头盔摘掉,这样风吹着凉快,不过脸色黑的很快。
下雨的时候披上雨衣、带上头盔其实是最舒服的时候,当然要是小雨,倾盆大雨时必须找个屋檐下躲躲雨了,不过也好,一样不用工作了。
最惨的似乎是每天的早晨。带着睡意在冷冷寒风中被冻的瑟瑟发抖,你可知道我多想躲在被窝里多睡一会儿。
最可怕的是没有运动的身躯。每当看到周围那些大自己十几岁的领导一个个大腹便便我就觉得可怕。如果我的未来和他们一样为了不低不高的工资搞的非常的亚健康~一身的肥肉、日夜焦虑的神经,我就觉得前途是暗无天日的。
常年累月的在摩托上骑行觉得脖子僵了,腰变形,两胯麻木了,连带着对蛋有些隐忧。
正因如此当我回到家后基本不再主动骑摩托了。我骑自行车,去锻炼一下感觉很萎缩的大腿肌肉,在柏油路上悠闲的骑行,可以很潇洒的丢丢单把,可以自由的扭动自己的腰躯,可以坐的直直的…
如今再次骑着久违的摩托是休息好了,内心是骚动的。
电影《后会无期》中钟汉良饰演的角色为世人展示了一种摩托情怀,陈柏霖饰演的人物把那种人文情怀用“行者”来阐述。
那种行者,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份子,也很荣幸我渐渐懂得了行者的精神情怀。
首先这自然不能是强迫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兴趣。
对新世界探索的兴趣。每个行者都是有着漫长的行程的,在旅途中去认识地平线那头的世界。
对摩托的兴趣。旅游的交通工具有很多,为什么不选择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或徒步,偏偏选择摩托呢?因为不想错过旅途的风景,这个工具就需要慢一点;因为不想错过太多的未来这个工具还需要快点;因为想离世界的距离近近的这个工具不需要太多遮挡;因为更想和内心的自己交谈所有它不需要太多座位…
最后是最自由的渴望。我坚信每个行者都有着一颗追逐自由的灵魂,这颗灵魂随着发动机的共鸣在天地间腾飞。血肉、家庭、公司、国家、名族、人类社会、自然生物等等已知的束缚都在油门到底的时刻被忘却。上路时我们能听到的只有心底的声音了。
去过远方后,你会发现,到达理想城不需要智慧、勇气和体魄,仅仅需要一颗决心和一辆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