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注过的幼儿园事件,大概或多或少会听到电影《嘉年华》的名字,电影上映前夕,导演文晏也凭借着这部影片,荣获了金马奖最佳导演。
尽管如此,要在周边的影院里找到合适时间的场次,仍旧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在一个周日的早上赶到市区一家影院,看了上午场,以为会看到预期的黑暗压抑,但却意料之外,看到了另一种情绪。
影片讲述12岁的姑娘小文与好友新新在一个夏日的晚上,遭遇性侵,罪犯是新新的干爸。
酒店保洁员小米存下了案发的关键视频,但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说出真相。
小文的父母离异,作为监护人的母亲痴迷跳舞,甚少关心她,父亲是母亲口中的窝囊废,大约也不会记得肩负起作为父亲的责任。
新新的家庭看似和睦,但父亲却为了升职,将女儿介绍给上司做干女儿,是一切悲剧开启的根源。
小米是对自己身世一无所知的黑户,她渴望能够拥有一个身份证,在这座城市里扎根。她没有父母,一切价值观都来源于所处世界。
悲剧发生后,小文的妈妈,在医院给她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安慰,不是拥抱,而是一个巴掌。
随后更是毁掉她的漂亮裙子,剪掉她的长发。
她大概从未想到过,孩子的心敏感又脆弱,比起身体伤害,更难愈合的是精神上的创伤。
而她简单粗暴的迁怒,则是给孩子的伤痛之上,加注了自我怀疑与厌弃的重负。
我在那一瞬间想到了“受害者有罪论”,过去却不曾细想过,这种可怕的思维定式,也存在于父母心中。
多年前我从好友那里得知,我们的班主任怀疑我们早恋,偷偷跑去好友父母那里打报告。
我一时义愤,就告诉了我爸,意在控诉这位老师不负责任地随意揣测。
而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既然老师这么说了,说明你们俩肯定有问题,不然人家怎么会平白怀疑你们?
那一刻的委屈和惊怒让我久久无法释怀。
我当然还是爱我爸,痛苦的其实是,在我眼中应该是最爱我的人,却不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我。
老师怎么会有错呢?一定是你不乖。
类似这样的境遇很多人在小时候应该都曾遭受过。
孩童并非都是全然无知者,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也许不一定“合乎标准”,但却不应该被随意忽略甚至否定。
影片中另一个受到伤害的姑娘新新,也许是因为晚熟,对一切的发生始终有些懵懂。
一直以来她更在意地,似乎都是妈妈会不会因此而打她。
她全盘接受父母灌输给她的结论,不带丝毫怀疑,天真地对好友说:
小文,妈妈说我们没有受过伤,我们没事了。
说不清更让人心疼还是悲哀。
终有一天,她会长大,会明白自己曾经遭遇了什么,也会明白,父母替她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在此之前,性教育在她世界里的长期缺席,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让人不敢细想。
孩子曾把最初的全部信赖毫无保留地给了父母,可回应给他们的,有时候可能是敷衍,是逃避,是自作主张地为你好。
幸好,小文的“窝囊废”父亲,在这件事上,选择了最妥善的路径。
他也许不懂如何照顾女儿,但既没有任何莫名的迁怒和责备,也拒绝权贵的收买和威胁。
他也许笨拙,但却有勇气为女儿讨回公道,反抗官官相护的黑暗。
他陪小文游泳,带着她踩树枝,给了她那段日子以来,难得的快乐。
孩子所求的从来都不多,只需要最亲爱的爸爸妈妈,能够在他们遭受伤害时,坚定地站在身边,耐心地给他们温暖有力的拥抱,毫无保留的信任,安稳踏实的爱,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