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微博)
进入六月,就是毕业季了。
比我大一届的学长学姐结束了实习,从不相信眼泪的北上广回到家,约上朋友,买好机票,带上四年回忆,风风火火地开始了他们的毕业旅行。
离开时未能好好说“再见”,就只能奔去新的地点说声“你好”了。刷着朋友圈里的各种聚会、趴体、游客照,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终于进社会了!不用再刷绩点了!”这样一句话。
想到再过一年,自己可能也会这样,不觉感伤,只会平添恐慌。
1、早知道是这样
我在回宿舍的路上瞥见路边挂了一条红底白字的横幅,上面写着“凤凰花开,离歌响起,请笑着接受我们对你的祝福”,忍俊不禁。这万恶的学校,连我们接受祝福的神态也要限制,就不能“哭着接受祝福”么?笑着就一定会更开心么?
只不过在学校停靠了四年而已,又不是多大的事儿,学校太严肃啦。
在车站,在机场,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在被搬空的办公室,总是能瞧见正在互相告别的人们,低语,拥抱,而后挥手,转身离开,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你看看,我们已经不会离别了。那些唱着风轻云淡的歌手们一遍一遍地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什么是留得住的,早点看开,早点成仙。于是不能哭,要笑,要发自内心地笑,要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要大步向前走展开新生活。
2、荒唐的是我没有办法遗忘
朋友养过两只很可爱的小猫,它们拥有很土的名字——“小三”和“包子”。它们曾经是我们朋友间的“团宠”,习惯了天气好时带包子出去遛弯晒太阳,在茂盛的草丛里撒欢;习惯了小三窜上窜下的闹腾,在电脑前睡成长长的一条;习惯给它们喂食,把脸凑得很近看着他们,甚至放纵它们在床上“闲庭信步”,等你睡醒后又睁着圆眼睛盯着你,发出诡异的光。
去年一月,小三因意外走了。当时我在床上一时想起了很多,哭了起来,身边人都来好言劝我别哭别哭,猫终有一死,不过是时间长短,不需要太过悲伤。
今年六月,包子也因病走了。很奇怪的是,我不会悲伤了,只是叹了几口气,更多的是惋惜。朋友在半夜得知这个消息时抑制不住大哭,第二天中午,她说已经把包子埋在湖边树下了,语气平淡。
人就是这样很快地,很快地学会了离别。
3、太多人懂得如何离别
最近看的书是日本作家江国香织的《下雨天,一个人在家》,收录的都是作者的随笔,散文化的语言,很好读。
作者很喜欢她养的一只狗,但是在她父亲同意她养狗之前,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答应我,你可不能像那些孤独寂寞的女人一样,在狗离世之后嚎啕大哭。”她做到了。
太多的人懂得如何离别了,优雅的,体面的离别成了如今的范式。我们被教导要克制,要隐忍,要把自己的感情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被别人看见的话就是丢脸,就是不成熟。
就是这样,我们慢慢地无法直面自己的内心。该笑的时刻还是在笑,该哭的时候却没有哭了。
转念一想,不必拘泥于形式了,内里的东西还在,就已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