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母乳喂养 必备知识 提前学习
关于母乳喂养的好处,之前我在文章《小三阳母亲能给宝宝喂养母乳吗》里,已经做了简单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讲。
有意愿进行母乳喂养的,可以通过下面各条信息,提前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1.确定自己能否进行母乳喂养。除了某些传染性、精神性疾病,或者乳汁太少、没有乳汁等情况,是完全可以母乳喂养的。
拿我妻子来说,虽然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是病毒DNA含量较少,按照医生的说法,是可以母乳喂养的。
2.尽量从宝宝的第一口奶开始,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出生后的第一口奶,应以母乳为宜,一方面能够刺激新妈妈泌乳,另一方面也对宝宝健康成长有益。
首先,我们要知道,宝宝刚出生并不是需要立刻进食的,宝宝出生后的哭闹并非由于饥饿,是因为其肺内充满液体,哭闹可以促使肺内液体的回收。
只要我们能够抗住压力,保持足够的耐心,坚持1-2天,妈妈就会分泌母乳,宝宝就有的吃了。
其次,无论是否有母乳,都要坚持让宝宝吮吸乳头,有利于下奶。
最好让宝宝在出生后30分钟之内就开始吸吮,这样不仅有利于刺激妈妈泌乳,同时还有利于宝宝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免疫力的提高,还能对初步建立母子间的亲子关系起到帮助。
最后,在喂养母乳前,只要宝宝的体重下降没有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不需要担心。当下降超过7%时,可以给宝宝补充一些配方粉,以预防宝宝的身体出现异常,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即使给宝宝吃了配方粉,那么在喂养前仍是要让宝宝吮吸乳头10-15分钟,刺激泌乳。
需要注意的是,配方粉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实在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建议首选适合于6月龄内婴儿的配方粉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
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纯母乳喂养失败后无奈的选择,或者6月龄后对母乳的补充。
3.母乳分泌规律。前面一条也说了,即使没有奶,在宝宝出生后,也要坚持让宝宝吮吸乳头。所以,一定要多吸、多吸、多吸。如果奶水过剩,也要用吸奶器,所以这个吸奶器也要提前准备。
4.保证孕期营养。充分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最近,我都有给妻子订鲜奶,并买了好几箱橙子。
5.乳房护理。主要是保证乳房、乳头的清洁,这个就需要在日常清洗和衣物方面注意了。同时,我还有给妻子按摩乳房。针对乳头护理,在宝宝的日常吮吸下,可能会出现乳头皲裂、发炎的情况,就可以考虑用乳头护罩,涂抹水状羊毛脂,或者用吸奶器。
据说还可以涂抹乳汁,起到杀菌的作用,辅以短暂暴露乳房在空气里,保持乳头干燥,或者晒晒太阳,对皲裂都有帮助。
6.让妻子保持愉悦的心情。好心情可以让妈妈产生充足的奶水,刚生产完的新妈妈身心疲备,再加上奶水不足,担心宝宝的生长受到影响,所以大都会有一个紧张焦虑的心情,这样十分不利于分泌奶水,也影响妈妈的健康。
所以要想尽快下奶,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十分必要。妈妈除了要学习自我疏导以外,家人特别是奶爸,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7.正确对待母乳喂养的不足之处。比如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少,这个完全可以额外补充,在生后数日就可以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IU,不需补钙,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
6个月以后,还可以通过辅食,补充成长所需的铁、硒、锌等微量元素。
8.建立良好的喂养规律。母乳喂养应顺应宝宝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
宝宝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
宝宝出生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我们要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
随着月龄增加,宝宝胃容量逐渐增加,单次摄入量也随之增加,喂养间隔则会相应延长,次数相应减少,逐渐建立起规律的饮食习惯。
9.监测体格指标。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宝宝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疾病或喂养不当、营养不足都会使宝宝生长缓慢或停滞。
6月龄前应每半月测一次身长和体重,判断宝宝是否得到正确、合理喂养。
当然,宝宝生长存在个体差异,也有阶段性波动,不必相互攀比生长指标,符合标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