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忽近忽远的画着圆圈。不知疲倦。只在今夜,人们的相思却绵延。对月思乡,故乡已升起烛光,照亮游子归途。睹月思人,离人却人海苍茫:
东坡寄手足相思与月,故而诵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敢妄言大文豪在中秋之夜的孤寂,只是他的情怀不免多了许多阿Q精神,既知不得,不如豁达潇洒。
李白寄苦闷困惑于月,一壶酒,一笔“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满腹诗情,风流倜傥。虽已不惑之年,但人生的理想不是替唐皇和爱妃摇旗呐喊,不是寄养深宫抑郁不得志,不是除了笔墨再无其他。太白飘飘何所似,唯有月解忧。歌,月洒下余晖,似知心的舞伴。舞,月却收起自己的锋芒,为这个性情豪放的诗人让出舞台。人生若得知己如此,死又何惜?
九龄寄红尘滚滚于月,浅声低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今夕起相思。”此夜应是薄雾萧瑟。时而起,如有情人掩面而泣。时而落,独有一轮玉盘照万物通明。
诗人的情愫自不可追求,这中秋倒令自己多了别样的感慨。
从体育公园往回走,傍晚的乌云已收起它的嚣张,慢慢散去,墨色仿佛被节日的喜气冲淡,还给中秋一个朗朗乾坤。月影被枝桠,被楼栋,被回家的步履拆分得星星点点。女儿调皮地踩着月光,着急和这不听话的影子争个高下。“嘿,别跑”“让我这个冰雪小公主来收拾你吧”……自言自语的俏皮话逗得路人哈哈大笑,她却乐在其中。风,有点凉。雨,时不时落下三两滴。不由得拉着她的小手一路小跑。“妈妈,别拉我,我都不能好好看风景了”,她略带恼怒,甩开了我的手。而我却被小家伙的话微微一怔……
风景?看风景?
每天走在相同的路,在我眼里,早就驾轻就熟,一切变得如故,唯有岁月的更迭还让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为之欣喜——春的萌发,秋的桂香。其他毫无风景可言?而小家伙正是探索世界的年岁,在我的匆匆催促下,她错过了多少“风景”,那路边的红叶子可能是小红帽因贪玩而弄丢的限量版外套,那蔷薇的花果子可能是豌豆射手的专用武器……太多奇幻的想法是孩子们专属的。而我们太过匆忙……
悄悄的回,漫长的高速堵车是父母翘首以盼的牵挂。假期短暂得如白驹过隙,一晃,三两聚会,走亲访友,离别就在下一刻。你回的背影坚定而无奈,另一个城市的漂泊,留给父母的是不言语的担忧。他们守候的背影或在灶台边忙碌,或在门槛间踌躇,亦或在祭月时背对你的虔诚。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牵着这头,连着那头。此夜,游子和父母的背影岂止一份离愁。这月,越圆润,这背影越长久。这夜,愈微凉,这相聚的温暖愈加浓烈。
慢慢的走,或许趁着放假,你选择一场远行。你是否注意过地铁上偶遇的那个邂逅,是否观察过每一地除了风景还有暖心的人情,是否聆听过当地的家长里短,体验过不一样的生活风景。匆匆又匆匆,我们急促地闯进别人的世界,留给当地人一个叫做“游客”的背影。他乡人也只是咔嚓声里的片中人。
浅浅的咬,一口月饼。各种水果馅的饼儿调皮的挤满了盘子,小的可爱,大的憨厚,方形的端正,圆形的应景……想起,多年前,替家人去糕点铺取蛋糕时看师傅做五仁月饼,有人在做冬瓜糖,有人在剥瓜子,有人在一块大磨盘上轻轻地锤橄榄核,把硬壳锤烂,取出里面的仁,放到一个桶里。还有人坐在一张小板凳上,两腿中放着一只小铁桶,桶口上架着一块带小孔的木板,身旁还放着一只小桶,桶里泡着一只只深褐色的橄榄核仁。拿起一只橄榄核仁,竖着搁在木板的小孔上,另一只手拿一块小木板,把橄榄核仁轻轻一敲,白白的仁心就滑过小孔掉到桶里,脱下一层厚厚的褐色仁衣留在木板上,把它拿掉,再敲另一个……繁琐重复的劳作,师傅们安静熟练的手艺,空气里飘着这种果仁的香,人们脸上洋溢上团圆的笑容。时间不负有心人,天涯此时共月明。虽已隔多载,那味,那场景,依旧叫人怀念。
月圆了,夜深了,与家人团圆的时刻甜蜜着,于老人,便是天伦;于孩子,那是温馨;于自己,应该是家,家和万事兴。愿此刻,背影断相思,月影传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