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让女儿去体验了一下托管的课程,女儿回来反馈说老师挺好的,会帮忙改作业,不懂得还会教,昨天还是比较早就完成了功课了,我和她爸商量,那就报名一个月试试,昨晚就交钱了,可是,今天早上我跟一位家长聊天,说到送孩子去托管的事情,她拒绝了,她说:“孩子马上上初中就要上晚自习,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去托管又要在那边吃晚饭,吃不好,我还是让她回家吃比较好”;听到这些话之后,我心中就开始不安,我想着,我决定让女儿去托管,是不是错误的决定?其实,也就晚回来几个小时,但是,我会特别的想念,终究是我离不开她,所以我现在难受的时候想的是什么?

1、我的决定是不是错了?这样会不会让孩子觉得很辛苦呢?但是昨天跟孩子核对后,她还是可以接受的,并不会觉得累
2、托管老师做的事情,其实父母也可以做,我什么做不到?我是不是应该放下自己的需求去做托管老师能做的事情呢?不,我没办法心平气和的陪伴孩子一起去学习,这是我的局限性。
3、给孩子煮饭是一件幸福的事,回来会让孩子吃的更有营养,是的,但是,目前,就我自己带娃,我很难把孩子照顾的那么好,我会很辛苦,我要量力而行,目前让孩子去托管,解放了我自己,似乎是当下比较好的选择。
4、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父母养育子女,终究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我也要学会慢慢适应,终究还是要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
5、孩子去托管也就几个小时,如果在其他的时间里面,能够很好的陪伴孩子,滋养孩子,那么就不会留什么遗憾了吧。
6、不舒服的感觉,也让我探索到我的完美主义,明明没办法做到那么完美,却总想着完美,所以就会内耗了
7、写到这里,我觉得当下这个决定挺好的,适合当下的状态,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
8、无论什么经历都是一种体验,于我而言是,于孩子而言也是,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去经历就好。
写下这些,似乎没那么焦虑了,刚才很焦虑的时候,想着,我要打电话给谁?谁可以为我答疑解惑呢?灵机一动,写下心情,或许自己可以呢?
写完之后,真的觉得自己能够自我疗愈的,其实,就是陪伴自己的一个过程,最懂你的还是你自己,但是,有时候要静下心来,给自己一点时间,陪伴自己的一点时间,去探索你内在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今天的感悟就是,要去珍惜接下来可以陪伴孩子的日子,托管的日子交给老师,其他的时间,希望能够好好地爱孩子,不要总是指责孩子,不要对孩子期待太高,回到妈妈的本身,滋养,包容,接纳,有爱,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如此甚好,感恩一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