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如同一匹黑马杀入大众的视野,为略显浮躁的国产剧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收视与口碑双收。如今它的第二部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也即将上线,剧组官方微博最近不定期放出第二部的个人片花进行宣传。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源于官博日前放出的郭照个人宣传片,宣传片中,病重的曹丕将江山托付于儿曹叡,嘱咐他记得善待郭照,然而曹叡在曹丕死后,把亲生母亲甄宓被毒杀之仇记在养母郭照头上,最终将其杀死。片花中郭照临终将曹丕送她的玉佩高高举起,一如当年她高高举着它笑意盈盈地与曹丕告别,看片花至此,我也难过地流泪。
随手翻了翻评论,却发现评论几乎一水地骂曹叡。我第一反应,是觉得其实不该完全是这样,于是也评论了一番,原评论如下:
【郭照固然也让人心疼 但曹睿亲眼看见甄宓被毒死的当天 就要忍气吞声管别人叫娘 难道不可怜吗 看到亲生母亲口塞米糠以发覆面不得善终 不可怜吗 而甄宓受冷落一生 不可怜吗 从曹操把甄宓硬嫁曹丕开始 每个人 谁又不可怜呢】
没想到这一番评论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激烈讨论,其中不乏上来便指责我的,问我“可怜就是杀人的理由?”诸如此类。
但朋友,请你静下来听我说,其实我的三观不仅没有歪,反而还挺正,在这里我们不谈历史,只谈剧情,在曹叡杀郭照这个事件上,我只是开了上帝视角。
首先,我不肯定曹叡杀郭照是正义的。
事实上一件事正义与否本就难以判别。
在甄宓死的那天,将痛彻心扉的小曹叡紧紧抱在怀中的郭照,毋庸置疑是曹叡的恩人,救命的恩人。
郭照被人下药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曹丕爱她,她知道这个爱自己的男人不会因为自己无法生儿育女就冷落她,抛弃她,而是会将其他妃嫔的儿子过继一个给她抚养,她未来的后宫生活本身就是乐观的。然而在刚刚丧母的小曹叡万般不愿地向她喊出一声娘的时候,她丝毫的犹豫也没有便接受了他,不惜忤逆曹丕的心意,不惜触怒自己的丈夫。
彼时的曹叡年纪尚轻,不受宠爱,甚至面临着被废的境况,司马懿背起他到郭照面前时,郭照看着面前那个哭成泪人儿的、别人的孩子,眼神里流露出的除了惊,还有掩不住的心疼。
军师联盟里的郭照就是这样,善良如斯。
可以说她利用了曹丕对她的爱,护得曹叡的周全,网友们说的很对,没有郭照,不可能有称帝的曹叡。
可叹的是,曹叡最终却杀了她,她一世善良,却落得如此下场,因此曹叡的作为,我从未表示认可。
其次,我坚持曹叡亦是可怜人。
这是我在官博下评论的初衷。
曹叡杀郭照的行为固然非正义,但我不赞同将曹叡在这件事上看待成完全的“反派”。
剧集上其实将曹叡这个人物前期刻画的算是丰满,我们来试着换位思考。
若我是曹叡,从小生长在不被父亲喜爱、母亲长年被父亲冷落的境遇中,被人谣传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甚至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世,见识到父亲为了别人一怒之下便提剑来砍母亲,最后亲眼看见相依为命的母亲在自己面前饮下毒酒而死,那杯毒酒还正是来源于自己的父亲。一切还不算完,母亲被赐死的当天,他的嚎啕大哭堪堪出口,自己便要跪倒在父亲的宠妃面前向她叫娘,叫了娘还不算,自己的母亲是正妻却一生不被封后,母亲一死,父亲就封他人为后,如此种种,从郭照封后大典上小曹叡的眼神中,便知晓他心里有了多大的仇恨。
哪怕是我,也不敢保证幼年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不会心怀怨恨,何况他曹家人从来代代性格都算不上宽容。
谁都不是圣人,曹叡也不是,杀郭照源于他的恨,源于他已经略显扭曲的人格,而他的恨和扭曲,其父曹丕脱不了责任,甚至母亲甄宓也逃不了责任,这个下面再说。
有网友这时来说,他自己性格扭曲也不能杀阿照啊,没有阿照哪来的他啊,敢情性格长歪的人多了,都像他那样杀人报复吗?
等一等,我可从未这样说。
你甚至可以说我是以一个白莲花的心态在说话,无所谓,我只是想表达,曹叡,亦是可怜人。
为什么我要在曹叡杀郭照的视频下说曹叡可怜,以及曹丕可怜,甄宓可怜?因为我认为--------
郭照的死其实是一系列事情连锁反应造成的后果。
如同我在官博下的评论所说,从曹操将甄宓硬嫁给曹丕开始。
曹丕是什么样的性格?
在这里没有抹黑任何一个角色的意思,这世上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我不认为有谁可以绝对评判一个人性格上的错与对,得与失,性格是社会万象各不相同的一种体现。
曹丕继承了父亲曹操的多疑性格,在多年与兄弟曹植的争斗中,偏偏曹操又对曹植有着明显的偏爱,这又造成了曹丕心中的那一点自卑。作为长兄,父亲却在众人面前,将世家大族小姐嫁与弟弟曹植,又将甄宓嫁予自己。
甄宓是什么身份?袁熙的弃妻,曹家的俘虏,并且,曹植还爱她。
至此,曹丕心中的屈辱感深深埋下,从剧集后期他亲口对郭照说一提起曹植和甄宓,他就会想到自己那段屈辱的岁月这段话中可见一斑(郭照替甄宓出气教训公主那集)。纵然他心里明白,嘴上也对甄宓说着你是无辜的,我会对你好的,实则心底的不满已经播了种。
前面说曹叡的性格扭曲曹丕脱不了责任,甚至甄宓也脱不了责任,我想说的就在这里,曹丕播种在心底的不满的种子,甄宓有帮它一点点长大。
曹植喜欢甄宓,甄宓自己知道,曹丕也知道,但甄宓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曹植向曹丕求情。在这一点上,有些网友的话我也是同意的,没有哪个丈夫看到妻子经常拿着别人写给他的情诗读,还不心生间隙的,何况这个别人还是与自己争王位的弟弟,受父亲宠爱更多一些的弟弟。
曹丕越来越恨甄宓,冷落她,冤枉她,以至于波及到他与甄宓的儿子,曹叡。
甄宓嫁给曹丕,曹丕与甄宓之间的种种,使间隙渐深,导致曹叡在不良好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性格扭曲,郭照被杀。
所以说谁都脱不了干系。
这时候有网友觉得我这是在把郭照的死甩锅曹丕。
再等一等,我也从没有这样说。
回到我一开始的评论------
每个人,谁又不可怜呢?
郭照在剧中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无辜的,最终被曹叡杀死,可怜。
曹叡的可怜,前面已经说过。
甄宓的可怜,可怜她一生身世飘零,不由自己做主。
打开上帝视角,从她的角度,她其实也并未做错什么,为曹植求情,确确实实只是不希望看到他们兄弟不合,毕竟兄弟阋墙,她在袁家时便见过。不仅为曹植向曹丕求情,她亦曾经为曹丕向曹植求情(这一段播出时被删减了,有兴趣的可以去优酷找甄宓被删减片段),但她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嫁入袁府,一夕之间袁府倾覆身为俘虏,嫁予曹丕,一生受冷落,受猜忌,死时喝下丈夫赐给自己的毒酒,吃着儿子为自己买的那她一直揣在袖中珍藏的蜜饯,苦了一生,那蜜饯是一生最后一点甜吧。
要说明,曹丕在对待甄宓的做法上,我认为确实是有不妥之处的。他的性格导致他对甄宓的态度,他可以不爱她,却其实没有给予她是自己正妻的正视,不断地在没有思考或是不愿意思考的情况下怀疑她,指责她,冤枉她,这在剧集中皆有表现(甄宓送醒酒汤、郭照流产等),我个人认为他在这方面未尽到一名丈夫应有的责任。依然没有抹黑曹丕的意思,前面也说了性格的是与非其实无从评判,只能是各花入各眼,我这里也是表达个人观点。
并且我也说了,谁不可怜?曹丕也可怜。
可怜他前半生担惊受怕坎坷不平,忍辱负重,不过也是个不被父亲宠爱的落寞儿子。
可怜他后半生扛着大魏的江山,艰难前行,殚精竭虑,身为帝王,其实背负起的只有更多的东西,面对的只有更多的身不由己。
可怜啊。
从一开始,曹丕、曹叡、甄宓、郭照,四个人就身在命运的局中,逃也逃不掉,躲更躲不开,恩怨纠葛种种因果,在我的上帝视角看来才是导致曹叡杀死郭照的最终缘由,或者说一路上发生的一切皆是命运因果。
世上没有绝对的黑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其实说到底,纵观全剧人物,可怜可叹的,何止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