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第645社社课作业及点评

题目:寒露

体裁:鹧鸪天(晏几道体)

要求:跟寒露节气有关即可。词谱以诗词吾爱检测为准。

东道主:海棠社组委会

收稿:肖公子

评审:五大评委、五大审稿

计票:点点可可

投稿须知:

一、10月13日(星期二)晚上10点钟截止

二、晚10—早7点不收作业

[参赛作品]

01

鹧鸪天(晏几道体)·寒露/张成昱14

梦有微寒月有冰,相思碎作万千星。青云遮我西楼雪,白发随他半盏灯。

孤雁落,苦蝉鸣。一池幽水已无声。倚窗忽觉心头暖,似被春潮湿一城。

刀客特唬浅析:

意象丰满,绮而不艳;情绪婉转,幽而不隐。人物皆含秋致且尾句别有情调,诚为佳作。

02

鹧鸪天•寒露风情(新韵)/茂林学子7

荷卷西风秋水寒。红枫玉树点青山。长亭柳下相思鸟,古道芦边寂寞庵。

云对月,客凭栏。薄衣怎抵露轻沾。满园丹桂折香赠,可把伊人醉几番。

这小日子评:

重物象,轻意象,在物象中体现,只用几个看似简单的词汇融入物象中,上片“寒、点、寂寞”等形容词恰当好处;下片“客、怎抵、醉几番”等都是意象的融入,写法清逸自然。长亭句和古道句、云和客句的对仗特别能突出意境。上片物境描写衬托之下,下片思念伊人的感情更加拨人心弦。

说说问题吧,作者注重写法,对物象表现略有忽略,玉树在寒露节气中显得冲突,怎抵和轻字呼应欠妥。可字可斟酌,如改为又、总、再等字,似乎更能凸显程度和层次。

03

鹧鸪天·寒露/大壮3

一抹斜晖上小窗,晶瓶衔淡菊花黄。炊烟袅篆惊檐雀,银炬燃心绾月光。

风扫叶,露凝霜,云高梦远夜初凉。前尘若许缠绵忆,纷向深宵谱断章。

04

鹧鸪天•寒露(新韵)/寻诗觅词7

寒露凝霜秋渐深。燕山楚水色缤纷。风轻云淡如初夏,菊瘦枫红疑仲春。

忆既往,叹时今。朱消翠减作归尘。感伤一种知何处,惟把相思梦里寻。

开元浅析:

此作从结句中感觉主旨应该是寒露时节,秋色渐浓,此时格外地想念一个人。

上片中“缤纷、初夏、仲春”等词,作者或许是想表达此时景色如梦似幻,却毕竟不是既往美好,愈发地伤感今时。但是如此用词成篇,似乎少了几分高度和深度,感觉力度不够。

另外,鹧鸪天的对仗句最宜表外繁复,内里清浅,如舞者之前衣,花纹繁美又清晰可见。此处仅流于表象,略略浅显了一些。

最后,对于相思主旨,若是真情,则需继续炼词炼句。若是泛泛而表,则可重新立意构思。

个人拙见,如有不妥,还望作者勿怪。

05

鹧鸪天 寒露咏怀/西山有晴雪*

前度西风今又来。远宾人字雁天排。百花月冷恨言色,独菊情浓娇满腮。

辛弃疾,郁孤台。鹧鸪声杳易生怀。今秋再把名词咏,多少情愁咏不开。

06

鹧鸪天   寒露偶作/汉语飘香7

阵阵西风叶渐黄。百花香罢菊花香。窗前竹影恨天短,秋后梧桐怨夜长。

过寒露,近重阳。蒹葭采采梦之乡。秋耕秋种秋收宴,大雁南飞弃薄裳。

无柳先生点评:

上片述秋景,言秋之萧瑟意,语虽略熟却得顺畅,换头自然。除下片尾两句意显平直外,其余都还不错!

07

鹧鸪天·寒露闲吟/潘蔚1

黄菊东篱已晚秋,巴山楚水不言愁。枫如烈焰情如炽,雾似轻烟云似羞。

仰去雁,俯清湫。西风雁影过清流。枯荷初染寒霜雪,把盏西楼月在瓯。

08

鹧鸪天:寒露风/勇夫归愚1

寒露琴音月醉枫。晚秋残韵万山红。文心靓丽美人舞,骚胆温馨玉树风。

相聚远,未曾逢。平生素面墨耕同。举觞遥约桃花水,浇得春天凤聚龙。

09

鹧鸪天·寒露有怀/晚客2

又是一年秋满衣,孤舟江岸草凄凄。越人不语轻歌棹,流水无声东渐西。

寒应结,露空晞,山中枝木与谁栖?云生杳杳风来去,此际闲思知不知?

10

鹧鸪天•宝鸭洲寒露思远/珠江潮平9

野岸何知海断航,春红夏绿又秋黄。江潮凉夜退三水,雁阵霜晨过五羊。

任急缓,放闲忙。苍颜罩掩作寻常。哑蝉树落非寒露,明月心存是故乡。

张成昱点评:

行文流畅,用句好过用词,读起来舒服,细读略可斟酌,但还好。

11

鹧鸪天.寒露羁怀/西山开元18(诗魁)

露重秋深倍感凉,满城梧叶半城黄。漏声迢递风偏细,灯影阑珊夜未央。

强纵酒,欲还乡。不知归路在何方。梦随征雁冲天去,留在云端字一行。

尘缘点评:

这首作品好处不多说,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布局立意都没多少可挑剔的。只是“梧叶”“漏声”“征雁”等意象虽则使整首作品趋于熔炼,然而毕竟过于老套,总凭空添出不足之憾。在主题与思想感情上,也没脱离前人的藩篱,相信作者是未出全力,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12

鹧鸪天 寒露/南风窗1

夜半更深始觉凉,滚珠成露结成霜。山花落尽闲云意,秋月横空瘦菊香。

梅山绿,杏林黄。满仓五谷对红妆。临窗对月搜佳句,兴起挥毫乱发扬!

13

鹧鸪天.寒露秋怀/天天2

枝叶凝珠露白颜。暮秋霜气聚凉寒。日苍朝目回鸿雁,月远君心思侣鸳。

从别后,数离天。已临秋后与吾缘。总期来日当归日,犹恨相逢是梦残。

14

鹧鸪天·寒露时节/钟天赐2

田稻垂芒腰已弯,河滨芳草更凄残。半池浅水莲蓬折,几处黄花蝶影缠。

秋雁泣,夏蝉眠,一花傲杀百花颜。听风披尽黄金甲,戴月时惊夜露寒。

15

鹧鸪天 有感寒露时节而作/郡主2

一夜萧风节气催,平明寒露结窗扉。悲情初识仲秋尽,残梦犹存孟夏微。

丹红乱,碧葱堆。蝶飞蜂舞稚童追。思来多少曾经事,渐逝成殇不复归。

16

鹧鸪天.寒露/桂做翔3

一带江山万里霜。蓝霞碧海雁成行。云崖草色书中恨,落日秋声笔下伤。

天渐短,夜消长。停灯待晓月添凉。飘零蛩响残荷折,唯见沙丛野菊黄。

17

鹧鸪天 寒露时节感怀(新韵)/襄阳山翁*

冷雨无声过翠林。莲蓬抱子怨秋分。半池荷叶悲摧萎,遍野菊花喜镀金。

寒露到,晚风临。月从高处叩湖门。银辉漫洒将成雪,更漏何曾留秒针?

18

鹧鸪天/寒露咏菊/高山流水5

独立疏篱笑北风。凌寒怒放郁葱葱。秋深拥翠连天外,露冷含羞入梦中。

霜淡定,雾从容。虚怀胜过月朦胧。挺然不落枝头上,依旧香熏陶令公。

19

鹧鸪天·寒露/红尘一刀2

白露为霜秋意浓。一行大雁向南冲。西风掠木飘黄叶,白雨敲窗掩远钟。

心往北,水流东。半生忙碌太匆匆。是非功过随风散,如梦人生终是空。

20

鹧鸪天·寒露/谜男1

霜重更深夙夜长。菱花又试嫁衣裳。鬓衰青发凄芳草,镜悴朱颜凋海棠。

描燕子,绣鸳鸯。轩窗梳盼薄情郎。中宵寒彻知秋味,始信君心比露凉。

21

鹧鸪天•无题/一船星辉3

水寂风萧秋草黄。丹枫疏柳舞堤凉。一行去雁鸣寒露,几片归帆载晚阳。

吴地远,楚山长。个中可有客回乡?心忧最是江头处,犹恐双眸空企望。

22

鹧鸪天.寒露日送别挚友赴南方有怀/无柳先生17(副魁)

痛饮天涯又几回?离歌唱罢问秋杯。八千路去应无雪,十万花开却失梅。

寒露起,断鸿催。人间客路叹同谁?青山云外常埋雨,别是愁边湿客衣。

开元浅析:

此作通篇豪气满满,情感充沛,词句凝炼且韵味十足。

以问句开篇,颇具现场感和表现力。对仗两句紧扣题目赴南方,既表达了欣慰,又略带遗憾。其中满是别而不舍的矛盾心情,此两句景语浓缩了万千情感。

下片更是有所升华,结句将内心情感抒发到极致,但却姿态矜持,移步见景,着实不错。

说点拙见,鹧鸪天“三三七”回旋过桥结构,如同舞裙之腰,须盈巧至极。先生此处,感觉有些沉重,略失轻盈之势。一孔之见,不妥处还请见谅。

另外,弱弱的问一句,先生这里的“秋杯”,指的是秋天第一杯奶茶么[抱拳][

(20201014—15)

本期编辑:琴心劍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