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1 | NO.69
前言:这是一篇9月17日我在学生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稿,给学生会的各位干部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稍作修改,同时也将这些分享给大家。
两年前,我也和你们一样坐在台下,听着我的主席们讲述他的大学生活。如今我作为主席团的一员站在这里发言,不知你们是否也希望有一天能够站在这里?别看现在你们只是初来乍到的新同学,三四年光阴如同过隙,各位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在这三四年。
01.敢想——只有相信,才有资格拥有
上高中的时候我就会去想自己的大学生活,会交到怎样的朋友,邂逅一段怎样的爱情,大学的学生会又是一个怎样的组织?也会去想如果自己有一天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大一刚开学,抱着对学生会的各种好奇,填写了报名表,参加了面试,成为我们校学生会的一员。
自此,我的人生就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
去年我是以体育部副部长的身份站在这里发言,当时我在准备发言稿的时候我就在想,一我不是主席,二我不是部长,就上台说两句话,凭什么让大家记住我,难道仅仅是因为我长得黑吗?
按常理说,大家都是用中文发言,那我是不是可以去换个角度换种思维尝试一种新的方式,也许是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原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新媒体思维,当大家都选择中文的时候,而我选择了英文。
当我站在台上,刚和大家say hello,然后我就忘词了,台上的所有人都惊呆了,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同时我也听到了台下的各种笑声,不管大家是出于什么原因笑的,那一刻可能是我大学以来最尴尬的时刻。
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敢于想象,同时也要相信自己,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自己,你还想让谁相信你。
02.敢说——不懂就问,想说就说
所谓敢说,就是当着陌生人,在有压力的场景下,不怯场,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一开始我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讲话,可能是怕说错怕丢人,也会紧张会害羞。但是在学生会每周的大小会议,各种的晚会都需要去发言去演讲,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就这样我也慢慢从能说话,变成会说话,再慢慢到说好话,这其实就是一种成长。
我不知道口才不好的人,能不能够成为风光无限的大人物,但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各个行业的人才精英,肯定都敢与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与口才。
俗话说,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你不必等到真正觉得口才对你有用的时候才去锻炼,现在先开始锻炼,以后你一定会感受到说话的力量。
03.敢做——去成为一切不可能的可能
很多人会说,我进学生会是来学东西的,不是来搬桌子的,我当时也想不明白,现在再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干事就是真的在干事情,见到上级要打招呼,接到通知要回复,注意礼貌问题,做的越多,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有时候会抱怨,会泄气,会后悔,但是每一个在学生会认真工作的人没有焦头乱额的时候,不只是部员。部长,主席们比起你们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有一天你们做到部长主席这个位置,你们就会知道部长主席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当一件事情由你真正完成的时候,那种莫大的成就感能抵消你所有的不情愿,在这期间,你会发现自己莫大的潜力。
通过工作,你可以交到也许最终会成为你大学里最铁的一帮朋友。风里雨里办活动,深夜凌晨改策划,周末假期做推文,这样的回忆将成为日后谈起就会微笑的情谊。
当然,敢想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乱想,而是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这件事情,必须是你真的希望实现的;敢说也不是乱说,也不是让你去当网络喷子,而是适时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敢做也不是违法乱纪,不择手段,而是一种执着的态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能做的人往往也不需要有太高的天赋,只要你愿意,就能够成为那个能做的人。
因为爱,所以充满期待;因为爱,所以不觉苦累;因为爱,所以相伴同行,不离不弃。
我们会有下一个三四年,但不会有下一个大学。
如果让我再上一次大学,我还会选择学生会。
只愿走过学生会的人,大学都是满满的回忆。
最后:距离上次推送文章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不是我不想发文章,而是9月份开学就开始忙招新,面试,迎新晚会,各种会议,两个月来,除了每周的正常上课还进行了7场发言,参加了5场考试,以及学校每周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不过,接下来,我也会好好搭理自己公众号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