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辞


眼看该放假了,北京的新增病例开始为零,估计疫情会很快过去,暑假后正常开学应该问题不大,便开始谋划下阶段工作。

有人做什么事总愿意拖,也确实好多事情拖着拖着就没了,但这不是我的性格。若有可能,我总是愿意把工作提前布置,因为许多工作早做会很从容,晚做就很被动,挨了鞭子还得过河。

也可能假期中有许多人员调动,但我还是愿意先把工作布置好,让一些老师提前知道自己的岗位,进行一个假期的准备,一开学就进入工作状态,比什么都好。

可是,却有许多工作安排不下去,我突然想到了个词,叫“推辞”。查了查字典,果然,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对任命、邀请、馈赠等表示拒绝,或者不接受。

我参加工作已经35年了,老师们心里的想法我很清楚,因为这么多年,我就是这么摸爬滚打过来的。你想说什么,还没张口,我就能知道你的来意。尽管我知道你编了一些谎言,但只要无伤大雅,我都只当看不见。

原则上,上级的命令是不能推辞的。但教育是个特殊部门,不像一些机关走程序,老师们心里不服气,是干不好工作的。工作还得开展,还得让老师们心气顺,就不能逼迫老师非得接受某项工作。

但这里我想说的是,领导既然任命你做某项工作,最好不要推辞。领导单独安排你某项工作,而不是安排别人,是看到了你更适合,而且都有长远的考虑。

我刚上班时,也很羁傲不训,特别不愿意接受领导的安排。有两件事,至今我还记忆深刻。

一年暑假开学后,教务处安排我当初一年级班主任。当时我有两个不愿意。一是这届高中我从高一起带了两年,没让上高三,我已经很是不满;二是我听说学校想让主科老师当班主任,可都不愿意干,最后没办法,只好让我这个副科老师来顶上去了——我是生物专业。

别人不干让我干,我就是任人摆布的泥人?不干!最后逼着领导当面训斥:“必须干,就是我这个当老师的面子,你也得看!”

要不说人家老同志,就是看得深刻,有时候看我,比我自己还看得清楚。用领导的位子压我,我可天不怕地不怕,你又开除不了我,但以老师的情分来说——骑自行车带我走20里路上学、一页作业本能改动14处,不能再拒绝。

于是我接住了,一个班71个人。其中一个是我自己偷偷插进来的,后来领导批评了我一顿,也没有清理出去,让我表面很诚恳地道了谦,心里却大为得意。我想,这可能就是接住这个班主任的“福利”。

若干年后,这些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天南海北飞的到处都是,不断保持联系,让我很欣慰。尤其是每年过年时的学生聚会,谈到当初在学校时的点滴往事,总有一种穿越时空,一下子年轻了的感觉。

后来我明白,当班主任看起来很辛苦,但有一些学生当帮手,也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难,听领导的话——貌似还行!

另一件事是日环食那年五月份,我记得很清楚,和领导在英语教研组西边的甬道上相遇。领导示意我到操场边的大柳树下,说:“想让你主抓初中,怎样?”

当时我正在任高三生物课,地区和县里对高考很重视,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经常被家长请吃不说,每年的奖金也不少,还能在教师节披红戴花。

我没怎么犹豫,就拒绝了:“还是让我当高三老师吧,搞管理,我不是那块料!”

以前有过协助别人管初中的经历,那年的中考也不错,也许这个原因,让领导考虑到了我。

现在的我,越想那个推辞,就越后悔,就越觉得自己是个蠢蛋。两年以后,在我眼里无比神圣的高考,轰然取消,转入会考后,就变成了高中毕业资格的考试,对于广大农村孩子来讲,好与不好,是一点也不重要。

正在我无所适从重新找领导时,答应了我开学后的安排,却没想到暑假中领导就被调离岗位,自己也只能是错过了前村,又没赶上后店,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太多的时候,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就像在丛林中遇到岔路口,你不知道哪一条路走向光明,但你又不得不选择,这就是人生。

自己做的怎么样,自己清楚;领导对自己的态度到底如何,都能感觉的到。一般来说,接受领导的安排,是基本的职业要求,没有谁喜欢推辞的下属。

其实,就是前面是火焰山,或者是万丈深渊,若是在战争年代,领导让你冲过去,你能抗令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