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山 越 岭 寻 你 来

        沁源城往西,穿越五十公里弯曲山路,就到了灵空山景区。心有灵犀一点通,悟彻尘世万物空。这大概就是灵空山取名的缘故吧。灵空山上有景点十多个,其中的“一树二桥”最为夺目。

油松之王——九杆旗

        灵空山上树木极多,十有八九为油松。上了年纪的树都围了栏杆,编码排号,列入国家名树。“九杆旗”是一级宝贝,它与众不同,独领风骚。古树研究者考证此树树龄630余年,倒推追溯,生长于明朝初年。眼前的树胸径1.5米余,根部直径达5米。品思起老子那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一点不差。最奇葩的是这棵油松一枝出土,派生三枝后又分作笔直的九枝主干,形象好似九面迎风招展的擎天旗帜,“九杆旗”由此而名,天然而成,绝非人工培育之作。一枝立地,三枝分晋,九枝合群。一为起数,三为多数,九为极数。天下之数莫大于九,由此便衍生出九天、九州、九龙、九鼎之尊。一棵树长出这样的吉祥数字,天下难寻。怪不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在2004年被认定为“世界最大油松”。要我说它还应该是世界最奇油松,因为油松多为独干形状,而它却多枝并列,一经破土,任由挺直冲天,天子踏来也不低头,可杀可伐,终不改其性,乃树中豪杰也。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赢得时间就赢得了尊贵。树如此,人也如此。百年杨柳千年松柏,更有不老中华槐;百岁人生千岁王爷,万岁大帝唯天子。

峦桥

仙桥

        聖寿寺前,一条狭长的沟壑上面对称着两座廊桥,一座叫峦桥,另一座叫仙桥。相距不过百余米,存世也有三百多年,至今完好无损。两桥均为阔三间,进深一间的歇山顶建筑,木构上的雕刻精美活脱,彩画遍布。桥的原始功能是供行人、车辆通行方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另一类桥则与众不同,除保留原本功能外,在桥的造型、构件上多有雕刻、绘画工艺呈现,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此类桥多见于园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

        峦桥和仙桥,桥面往上部分基本相同,看似一模一样,难以分辨,其实不然。走到下面看,才会发现峦桥是依靠横在石壁之间的四层三排十几根直溜溜大圆木撑起的,桥面也是木板铺就,通体全由木料构成,不妨就叫它“木桥”。仙桥的桥面以下部分全部由山石筑砌单拱券而成,不妨就叫它“石桥”。妙处就在这里:一木一石,日月相望,风雨相通,这就一下子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贾宝玉与林妹妹三生注定的木石情缘。

        如此想来,这一对桥,也可以叫“兄妹桥”哩。我低声自言自语,不觉会心一笑。

          2020年7月20日,宋国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