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助力推普 电商拉动振兴——山东大学(威海)赴内蒙古正镶白旗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社会实践活动

推广普通话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是为了让人们掌握基本的沟通用语,更是为了系统地掌握普通话,提高文化水平,从而更好地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掌握农业技能,促进语言文化与乡村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2024年8月,山东大学(威海)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星耀镇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采访调研,奠定推普振兴基础

实践团成员通过对当地群众进行线下采访,了解到了星耀镇与明安图镇部分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以及普通话水平,发现了居民对普通话推广的高度认同与支持。通过采访,团队获取了关于当地普通话使用的第一手资料,团队成员又对数据进行分析,有效地帮助了团队进行推普振兴策略规划,从而更好地开展一系列的推普振兴活动。




电商培训,振兴路上授人以渔

实践团成员紧跟时代步伐,总结整合当地各农产品的特点,撰写宣传广告词和学习直播话术,选择以平台直播的方式帮助拓宽全镇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践团成员通过给团委工作人员进行电商相关的系列培训,使用当地团委工作人员抖音号进行多次直播,平均每场直播有近两千人观看,收获两万次点赞,评论互动活跃,有效地推广了当地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语言课堂,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实践团成员为当地陶林社区的孩子们开设了“语言小课堂”,教导孩子们学习普通话,包括读音、字形、词语等知识,引导孩子们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纠正方言影响下的错误读音与用法。在此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寓教于乐,一直鼓励孩子们持续学习,用普通话开启知识的大门。






通过推广普通话,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语言支撑,帮助乡村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实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为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次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语言文字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坚定了我们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赴内蒙古正镶白旗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