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回读后感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国政治形势风云变幻,令人琢磨不透。先是刘表包围孙坚,使得孙坚折兵过半,接下怨仇。后来袁绍窥视冀州之地,便使用计谋,让公孙瓒出兵伐攻冀州,然后自己以维护冀州为名,堂而皇之,取得冀州的统治权。这样一来,公孙瓒与袁绍的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了!战争过程曲折迂回,所幸半路杀出个赵子龙,武功高强,救了公孙瓒。可是公孙瓒初次相见赵子龙,并不知他的底细,不敢委以重任,所以在战略上有所失误。后来是刘备等竭力相助公孙瓒,战局才稳定下来。可是袁绍却不敢应战了,绍和瓒两方皆僵持不下……

董卓则派来个和平使者,相互劝停战,为了两人归顺他,战争就到此告别了一个段落了!

可是袁绍的兄弟袁术则心生怨恨,恨袁绍不与他分割冀州,亦恨刘表不愿借粮,便想要与孙坚共谋伐绍与表。哪知激起了孙坚的报仇情绪,孙坚便一人孤身攻打刘表,以报昔日之仇。先是孙坚步步为营,取得初步的胜利。后来则是刘表步步设陷,诱引孙坚深入埋伏圈,最后是孙坚惨死,尸首异处。幸好黄盖擒得刘表心腹之交黄祖,便可以将黄祖与孙坚的尸首相互交换。

第七回政治形势变幻太快,令人琢磨不透。袁绍与公孙瓒瞬间为政敌,变化太快;袁术本来是袁绍的弟弟,竟因为利益冲突,想要攻打哥哥;袁绍与公孙瓒曾和董卓生死之战,而今却愿意听从劝告,感恩于他;种种可能发展的趋势,今日可能为友,为兄弟情谊,明日可能为敌,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了!

于公孙瓒而言,一不小心,因为野心而失去了理性的判断,成为了袁绍取得冀州的关键。可见,与人相谋,需要注重的是,重重思虑其背后真正的目的,否则只能够成为他人之垫石。

赵子龙是一个耿直之人,只可惜公孙瓒并没有这样的慧眼识人才的能力,最后只能是在战略上失误了。可见一个好的军事家,真的需要具备很多的素养,没有慧眼,则不行,像伯乐那样子,觅得人才,则为自己如虎添翼了!

拽引力法则告诉我们,相似之人,总会走到一起的。赵子龙虽然一开始并不是和刘备的,可是却一见如故,执手垂泪,足以见其情深!虽然并不知道剧情如何发展,但是最后是赵子龙归顺刘备,成为刘备的得力助将。可见,有些结果,是必然的,只是需要多走些弯路罢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
    JACKNPC阅读 38,222评论 2 12
  • 文/史逍遥 12.巧取冀州 孙坚打定算盘,私藏玉玺,诈病回长沙。可是这个世上从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有人给袁绍报信,孙...
    史逍遥阅读 1,231评论 0 1
  • 究竟什么叫做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我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不!我连一点点可怜的方向都没有,心中一片茫...
    黄悠悠阅读 213评论 0 1
  • 上午听阿珍说,她一个高中同学白血病去世了,为之一惊,拿起阿珍的手机,浏览了这个早逝同龄人的朋友圈。 乐观,坚强,阳...
    灼兮阅读 213评论 0 0
  • 晚上十点半,茯苓回到家里,不好意思的喊看门大妈开门。平常茯苓很少在外应酬,几乎没有在晚上十点钟以后回来过,虽然作为...
    乔小乔看世界阅读 1,2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