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梦中情景在现实生活中重现的时候,我总以为,那是命运。
——题记
一
蓝昵,有多久了,我都没有见你。
我最后一次见到蓝昵是在2013年1月13号早晨6点零8分,那个时刻我记得特别清晰,我为了一个文案整整熬了一夜,我在早晨六点的时候终于拿着成品出门。绞尽脑汁的一夜让我那刻恍恍惚惚的,我掏出手机看时间,6点零8,这个数字很吉利,我想今天是志在必得了。
那个早晨很冷,我用嘴往冰冷的手上哈气,不时看着公交车的方向,每天早晨,我都必须赶上第一班公车,我想我时刻都走在寻找梦想的路上,因此也时刻斗志昂扬,虽然我每天都生活在无尽的悲哀里。但是为了梦想,我想一切都已经无所谓了。
我是在又一次抬头的时候看见蓝昵的,我当时有点恍惚,我隐约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很多天后我终于回想起来,我曾做过一个同样的梦。
“早”,蓝昵说。
“你怎么在这里?”我觉得我快要哭了,在这之前,我已经有半年多没有见到蓝昵了。
“我来接个人。”
我才看见蓝昵身边停着一辆车,宝马,茶色的,那是蓝昵以前最喜欢的车,他曾在我面前夸了这种车的一百种好,我当时还笑他。每当那时,他都会说我“傻”,我喜欢被蓝昵当成一个傻瓜。
“嗯”,我的声音已经小到我听不见了。公车来了,我看了蓝昵一眼。
“走吧。”蓝昵看着停稳的公车,没有看我。我看着蓝昵深邃的双眼,我忽然特别想让蓝昵抱抱我,四年多了,蓝昵都不曾抱过我。我顺着蓝昵的目光走上了公车,我走到公车的最后一排。最初认识蓝昵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坐公交,尤其是双层公交,坐在双层公交第二层的第一排,我总以为我即将去到天堂。我很喜欢那个时刻蓝昵的笑,那样的笑容很亲昵,也很温暖。后来,当蓝昵消失在我的生活中后,我再也没有坐过双层公交车,我习惯性地坐在公交车后面,可每次坐公交,我依旧会想到蓝昵。现在想想,也许蓝昵也没有再坐过公交了吧。
我扭头,看到蓝昵旁边站着一个女孩,蓝昵抱了她一下,然后为她打开了车门。
公车缓缓开走了,我又一次忘了和蓝昵说“再见”。或许,我们真的不会再见了。
二
蓝昵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在2008年的1月之前,我们对彼此的了解都很少,我们仅仅在一起上课,下课后各奔东西。真正将蓝昵带入了我的生命中的,是2008年的1月那场雪灾,对于那场雪灾的记忆,我也只有蓝昵。
蓝昵第一次真正注意我,是在A城火车站的进站口,那天已经不下雪了,天很冷,排队买票的人在售票厅前绕了好几个圈,场面特别壮观。进站口的人特别疯狂,疯狂地向前,归家的梦让这样的拥挤时刻沸腾着。我呆呆着望着这一切,天已经快黑了,我的恐惧被这即将到了的黑夜放大了一千倍。
“你要到哪里?”蓝昵问我。
“我的火车票丢了”,我抬起头看着我的同班同学,忽然哭出声来了。半个小时前,我发现我的火车票丢了,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我看着售票厅前那一个又一个圈,我第一次感到了绝望。人在特别绝望得时候,遇见熟人总会有一种遇见亲人的错觉。我望着蓝昵,就像我认识他,好久了一样,他成了我那时为唯一的依赖与希望。
“你要到哪里?”蓝昵再一次问我。
“B城,我要回家,我的火车票丢了”。我带着哭腔。
“你别动,等着我。”然后蓝昵就走了。
我依旧傻傻地站在原地,我还能去哪里,我又该去哪里呢?眼前的这一切就像是梦,我回家的火车票丢了。我站在原地,没有知觉,也没有思维。半个小时后,蓝昵回来了,他给了我一张站台票,让我跟着他走。我跟着蓝昵,行走在浩浩荡荡的人群里,在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哭了。
后来我常问蓝昵,为什么那天,我就遇见他了呢?为什么我们同路,还是同一趟列车。蓝昵总是习惯性地笑着不说话,然后慢慢点燃一根烟,在烟将要燃尽的时候,他会看着我非常认真地说一句:“你懂得”!
其实我不懂,但我仍然喜欢这样的答复,这句话听起来很暧昧,但一个“懂”字,已经满足了我对答案的所有欲求。
三
也许,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已经注定好的,我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会发生什么故事,这些全都是注定好的。
在我们大学图书馆的二楼,有一个库本书库,整个图书馆的书,在那里面都存着一本,那里的书是不外借的,但有一张桌子,你可以在那里看书。和蓝昵熟悉之后,那里成了我课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
我承认,我不爱看书,我最喜欢学习的是语言,我最爱的专业是英语。我记得那会报志愿的时候可以选择十个学校,二十个专业,我把志愿表填得满满的,十九个志愿栏里都填着英语,只有一格写着汉语言文学。可命运就是这样戏剧性,最后录取我的,就是这个孤单可怜的汉语言文学。
我从来不强迫自己去接受并喜欢我不喜欢的东西,就像这个糟糕的专业。大学最初的日子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我根本无法集中精力一次看完超过一千个汉字的文章,我一直觉得命运是在和我开玩笑,直到我第一次走进库本书库。所以,我一直特别感谢蓝昵,后来我的许多变化,许多选择,其实都是蓝昵的功劳。
等我真正对汉语言文学爱不释手的时候,蓝昵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人了。我习惯在上课的时候看见他,习惯在库本书库看见他,习惯偶尔在餐厅遇见他并和他一起吃饭,习惯和他单独在校园里一遍又一遍地走着,习惯和他坐着公交在那个小小的城市里游荡,习惯和他一起回家,习惯他每天对我程式化的问候。蓝昵就像我生命中的空气、水,他的存在是无形了,可是我知道,我的生命中已经不能没有他了。
蓝昵和我谈文学,谈历史,谈理想,谈自由,谈未来,我生怕自己会和蓝昵没有共同语言,于是我拼命看书。我想我可能是喜欢上蓝昵了,我一直都是一个很容易就依赖上别人的人,对蓝昵的依赖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学那样青春美丽懵懂的简单的日子里,蓝昵是我生活的全部色彩。
四
在很多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努力在记忆里寻找和蓝昵在一起的温暖的瞬间,虽然这样的时刻总是少之又少。我记得有一次,我和蓝昵一起坐公交,人特别挤,蓝昵先上去了,然后他回过头来伸手拉我,上车后蓝昵很自然地笑着和我说刚才特别挤吧?我也很自然地笑着告诉他特别挤。可是我知道,蓝昵一定是害怕我误解他的意思,额外的解释,反倒显得欲盖弥彰。也就是在这一次,我知道蓝昵是不希望我俩之间有故事的。
年少的我们是多么地可爱与单纯,当幻想没有完全落空之前,我们总是简单地以为一切都还有希望。许多次,我都特别想问蓝昵他喜不喜欢我。每次话到嘴边,我都把它缩回去了。自尊与羞涩阻止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喜欢,又为何非要问明白呢。即使青年时代的我们总是特别想探究一些问题,总希望让一切都明朗化。
我们依旧继续着我们的习惯,我不想打破这已经构建起来的一切,除非是在不得不的时候。我知道,旧习惯的打破就必然伴随着新习惯的建立,我害怕建立起新的习惯,那时候,我特别害怕我的生命中没有蓝昵。
年少的我总是特别渴望爱情,我许多次都幻想着我会和蓝昵走在一起,我们能够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然后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我甚至幼稚地以为时间长了,我们之间总是会发生点故事的。
可是我错了,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就错误地定位了我和蓝昵之间的关系,他只是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帮助了,如果遇到了另外的人,他是依旧不会视而不见的。那每日程式化的联系多半都是我主动的。在我和蓝昵的关系里,我始终都是主动的。
有一次,我们宿舍的女孩说她看见蓝昵牵着一个漂亮女孩的手,样子特别亲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遇到事情会冷静处理的人,我给蓝昵打电话。
“听说你交女朋友了?”
“何必在乎别人说的呢,相信你看到了。”
“你真交女朋友了?”
“我说我没有,你信吗?”
“我不信。”
我的世界里只有黑白,我不需要灰色地带,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我年少时这样,年老时我会依旧如此。不爱从来都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真正可怕的,是暧昧不清,是希望后的绝望。
所有的困惑在那时似乎都解开了,为什么蓝昵从来对我都是冷淡的,为什么他从来不承诺,从来不畅想,为什么他对我所有问题的答复永远都只有三个字——你懂得!
我宁愿自己真的懂,懂得这不爱的根源。
五
我的习惯依旧还是被打破了,在寂静漫长的黑夜里,我会疯狂地想念蓝昵,以前的每一个瞬间在漫长的夜里被我一遍遍放大,他们显得那样珍贵与可爱。我会不经意间回到我们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看看熟悉的风景,走走熟悉的路。只是,蓝昵已经完全淡出了我的生活。
我们都因年少而任性,我们都曾幻想过一个只有两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一定得是纯粹的,不能含有半点杂质。蓝昵和我都选择了主动退出彼此的生命,我们像两个未曾熟识的路人,匆匆别离。
很快,我们就毕业了。毕业前夕大家都已经开始疯传蓝昵在A城找到了一份特别棒的工作,大家的眼中满是羡慕。我也选择留在A城,这个选择似乎是在无意中做出的,但是特别坚决,因为蓝昵也在A城。后来我想,从2008年A城火车站相遇那天起,我就已经喜欢上蓝昵了,这种喜欢后来渐渐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蓝昵已经淡出了我的生命,但是这种喜欢已经成了我生活我一部分了。
我在A城的生活并不好,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是脆弱的,A城的生活让我看到了自己坚强的另一面。蓝昵一直都是我前进得动力,我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有一天光鲜亮丽地站在蓝昵面前告诉他:“蓝昵,我喜欢你。”
可是再也不会有机会了,我优秀与否,又和蓝昵有什么关系呢。2013年1月13号早晨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蓝昵。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是爱蓝昵的,并沉浸在这种悲情的氛围中久久不能出来,现在想想,蓝昵不过是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做过的一个梦,一个奢侈而凄迷的梦。我对蓝昵所有的理解都来自我的幻想,真正的蓝昵是什么样的我一无所知,我也仅仅是想象了一场悲壮的爱情故事。爱一个人,你首先得看到这个人人之为人的那一面,那样你才能继续踏实的爱,而蓝昵在我心中,永远都是一个十八岁的神话。
神话永远都是很遥远的故事,也许,每个人的青春都会被神之光环眷顾,我们都会灿烂地笑,温暖的回忆。
蓝昵,究竟是有多久了,我都没有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