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这本书是我觉得特别幸运能够遇到的一本书,以前看书,看过了就忘记了,但这本书时常会跳入我的脑海,在我做决定、做判断、做反思的时候不自觉的想到书中的的观点和内容,可见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和影响。
它的作者是美国宗教学者、历史学家詹姆斯·卡斯,他曾经是纽约大学的明星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场场爆满。他在1987年写作了《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虽然年代有些久远,但其思想之深刻,至今仍然影响着很多人,这是一本让人读过就念念不忘的书。
01 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
这本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且只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的游戏,一种是无限的游戏。
有限的游戏是将获胜作为目的,它有一个明确的终结,一旦有人获胜,有限游戏就结束了。比如我们参加某项竞赛,你需要有一个成绩,获得一个名次,这就是一个有限的游戏。
而无限游戏是以阻止游戏结束为目的,如果游戏中可能有赢家,那就需要更改游戏规则,防止有人获胜,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比如孔子,他玩的就是无限游戏,他不是为了官职和头衔,他的理论是让人不断的成长和学习,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真的说把孔子的理论研究完了,都是见仁见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解读。
有限的游戏有着明确的终结,而这个终结是由观众的认同来达成的。无限游戏没有终结,无论输赢,都只是游戏过程中的瞬间。
有限游戏有着明确的界限,包括时间界限、空间界限和数值界限,明确的比赛时长,场地限制,评分标准,当达到某一项标准后,有限游戏就结束了。无限游戏的“规则”或者“边界”不断的在游戏进程中改变。
“有限游戏在界限内游戏,而无限游戏在与界限游戏”
02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玩有限游戏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经历很多有限游戏,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阶段都被当成“有限游戏”,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都只是为了高考这个有限游戏而准备,似乎考个好大学,就一定能有美好的人生,这让很多人在考上大学后,开始通宵打游戏,逃课,挂科,迷茫不知所措。
工作之后,每年的考核,职位的晋升,每一步都是“有限游戏”,一旦无法获得外界的认可,痛苦和烦恼就如影随形。
随着社会的进步,快餐文化逐渐进入了疯狂的时代,比如看名著只看精简版,想学东西只想报速成班,吃药立刻见效等等。我们希望快速达成目标,获得他人认可,赢得游戏奖励。
可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不能保证每一次有限游戏都能赢,于是天天处于焦虑中,不断的买课听课,不断的逼自己做事,却越来越不安,最终恶性循环。
03 无限游戏才能逆袭
如果说有限游戏是“画地为牢”的游戏,那么无限游戏就是“纵放旷达”的游戏。
转变游戏规则,把“有限游戏”转化为“无限游戏”,比如婚姻中,一定会发生争执,当你怒发冲关的时候,你只是为了在争吵当中战胜对方,证明自己正确。这时你应该转变输赢观念,将婚姻当作一场无限游戏,你应该努力去做的,是怎样能让这段关系更好地延续下去,最终获得幸福。
避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必在乎一时的得失,学习了一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考高分,为了赚钱,而是在不断是实践过程中,总结失败,不断前进,人生不会因为学习了某个知识就变得美好,只有把生命拉长,明白每一个结果都只是一瞬间,还有机会继续游戏,不要一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一蹶不振。
有目的的让自己玩更多的无限游戏,读书和写作就是很好的无限游戏,书是读不完的,写作也没有终结。
目前,我已经原创了13篇文章,这是我之前都不敢想的,有了无限游戏的思维,我不再纠结写的好不好,我明白它可以无限的玩下去,只要我愿意,没有人能阻止我,我不再过分关注别人的看法,因为我知道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并不重要,我在不断的前进就好。
我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篇文章后会获得怎么样的结果,而那个结果,也只是无限游戏中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