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也育己

假期结束,生活又进入固定模式。

奔四不久的年纪,说中年有点儿早,说青年有点儿老,毕竟社会普遍共识45岁到59岁是中年,18岁到35岁是青年。不上不下的年纪生活里到处都是苦恼。

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在群里说教家长。“总是问成绩考的怎么样?放假要求的打卡打了几次?你还想让他考多少?”家长沉默。

上学的第二天换了一个老师在群里说教家长。“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家长什么都会还让孩子去学校干什么?但是手机电脑的便利,不是只让你带着孩子学打游戏刷视频的,如果你想,它也可以带着你帮孩子解决问题。”集体沉默。

晚上让程程在房间里看书,等一下帮他听写,我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他又是安静不了五分钟。上厕所、拿东西,一会儿又出来看看我在干嘛。吼也吼了,骂也骂了,上了一天的班,对生活的无力感没有言语可以形容。

程程小声咕哝:“你自己玩儿手机,让我看书。”

程程这种表现的结果就是今晚的听写三遍了都还过不了,没有多余的话想讲,双方耗着。

手机有消息进来是程程他爸爸。“晚上不要等我了,今天下班早,去钓鱼,钓了一条鱼还蛮大的,在朋友家里烧,吃好估计要打会儿牌。”

一段轻描淡写的语音,此时听来就是浇在怒火上的油。

“吃吧,打吧,不回来也没事儿。”大概怒急回过去的语气反而很平静,内心波涛汹涌只有自己知道。大概对方还在想着他的老婆今天怎么这么善解人意吧。

孩子总是比较敏感的。听写继续,可能我太安静,剩下的时间程程都很乖觉,这一遍顺利通过,他还主动要求再写一遍。

我去收拾厨房,让程程自己先去洗澡,剩下的时间可以玩儿手机。

做着家务,眼泪就泛滥成灾。

日子怎么就过成这样?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呢?自己也不知道。情绪来了,不痛快的往事一幕又一幕排山倒海的压过来,加剧了悲伤的情绪。

家务也做好了,眼泪也流好了,情绪也平复了。怪不得人说做家务也是一种解压。

回去卧室程程一个人笑倒在床上。不知道他在搞什么?一个人笑的前俯后仰,语不成句。拉着我硬把我往床上按,让我坐床上。

等我坐好,他强忍着不笑说:“妈,惊喜!”。从背后环着我的脖子,然后把手机凑在我耳边。

“噗,噗噗,噗……”

听完这短短的几秒钟的录音,母子两个笑倒在一起,忍不住抬手打了程程几次。

熊孩子把自己一波三折的放屁声录了下来,然后自己听。

这就是孩子,乖巧时貌似天使,成长又把他偶尔修炼成恶魔。

放肆的笑了一场,今天的不开心好像也就消弭了大半。

虽然我不是问孩子成绩的家长,但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我知道榜样的力量很强大但是我还是说的说多,做的少。

程程说:“妈妈,你整天说减肥,减肥,诺诺的妈妈都瘦了好多了,我都没看到你起来几次。”

孩子的话没有什么深意呢?他没看到我们的坚持,也没有要求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我们却要求他们坚持,要求他们怎样去做才是好孩子。更可恶的是我们把自己的开心与否也系在他们的身上。

回想起程程偶尔对我说的一些话,就想起了不知在哪里看到的话: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与孩子相互为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