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每册一个。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在结构体系上与其他单元有较大的区别。这种单元自成体系,整个单元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精读课文,选择能充分体现该项习作能力的典型文章,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第二部分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交流平台”旨在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练习。第三部分是习作例文,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其功能是继续体会写法。最后是单元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实践,培养完成单元习作所需要的习作能力。习作单元的全部内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类型,教学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于常规单元,是专门指向习作的,在理解内容、朗读课文、积累语言等方面不宜作过多要求,应更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粗知大意即可,不需要逐字逐词地理解。一般可以在初读课文后,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在每课时结束时集中指导书写。
第二,要将单元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教学时,教师要把该单元的习作要素作为本单元教学的中心任务,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每一部分的教学都要围绕这一关键能力的培养展开,其他内容的教学要能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备课前要通读整个单元的内容,理解各部分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在目标设置上,应首先确立单元的整体目标,继而根据单元目标设定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单元习作的目标,以确保各部分的教学都围绕单元总目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