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到了名利就得好好聊聊这方面的话题,如今各种媒体信息发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趋向于追求金钱名利的好处,而另一种却是趋向追求内心平静和淡泊名利的观念,很多鸡汤文随处可见。至于这两种声音人们到底会如何选择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仿佛听到了诗作者的一声长叹又仿佛看到茫茫旷野中一匹瘦弱的驴驹在弓身徒步。
谁又是那可怜的驴儿?
在过了中年后,日子惭惭变得又闲又穷,怎么讲呢?闲难道是无所事事?穷难道是无房无车?显然并非全是,那到底什么才是闲与穷呢?
如今闲的概念变了,你生活得太悠哉悠哉了以至于胸无志向必然会浪费很多美好的时光,光阴常常就在聊天、微信、游戏、追剧、家务、琐事中偷偷地溜走。从前认为整天忙忙碌碌的人是劳碌命,闲人才有富贵之相,现如今一种声音是闲才有毛病呢,闲代表着你无社交,无应酬,无利用价值,无攒钱机遇,无充电需要。无进取之心。
即使到了中年,你让生命闲着浪费着明显是不合时代的生存理念,会被人戏谑为你out了。
当有人看到你的满头青丝中忽然生出一大片白发来的时候而大惊小呼时,你会莫名地惆怅和失落,因为提示你老了,也提示你不中用了。你的新陈代谢在减退,记忆力也在下降,体力更显不足,同时你又有很多的人生目标却没有如愿以偿,这就是中年的贫穷。
这又闲又穷的你该怎么办呀?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鸡汤文,这篇鸡汤文正是要让我们不再过又闲又穷的日子了,而是去积极追求更多的金钱,钱攒的越多越好,这钱会给你带来高品质的生活和高品位的人脉。
积极地用正当的手段去攒钱去实现更高品质的生活无疑听上去很诱惑人,也相当励志。但这是否适合你的个体人生?
我也写过一篇公号文章题为《堆积起来的幸福》,我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人只要满足三大层次的需求就可获得幸福感,如果再无止境地追求更大的利益幸福感反而会下降,如一条抛物线,幸福就是一条抛物线,满足于顶点就获得全然的幸福。
似乎我本人更倾向于另外一种鸡汤文即追求内心深处的安定和满足感。但这种安定与满足千万别误会成是让你过闲而穷的生活。
我们可以不去过度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但可以提升自己生活的品味,比如阅读一篇好文,观看一部好剧,参加有意思的户外活动,参加有意义的话题讨论和有意识锻炼强壮自己的身体都会让你的中年生活变得又充实又富裕。
其实两种声音看上去代表两种人生价值观,但却不完全矛盾,而且殊途同归。两者都是想让我们的中年人生过得更加舒畅如意,只是一种价值观偏向追求物质层面的,而物质与精神也无矛盾,有物质才有精神,一个活得很贫困的人也难享受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深远。
问题出在你有那个智商和体力去追求无比充足的财富吗?世界上有几个巴菲特?几个比尔盖茨?几个马云?
即然大多数人是平庸的那就不要太为难自己,就按照幸福抛物线来阿Q一下,但同时也别落入又闲又穷的境遇,我们可以在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范围内让自己变得充实和富裕,不仅仅是精神也是体魄更是物质生活层面的。
再看看那头可怜的瘦驴吧,那是另一类人的代表,他们人到中年生活过得又闲又穷但心理却极度地不平衡,却又不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当儿女功课不理想时又把一肚子怨气撒在无辜的孩子身上,他们只会怨天尤人,只会搜肠刮肚地思考明天如何是好,也许明明有了一个思想火花或突破亮点却从不实施在行动上,甘愿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小人,这样的人最后就沦落为一头可悲的瘦驴。
有瘦驴必定也有肥驴,我北京一个亲戚某次提到他朋友的故事。这人姓魏。他曾经是诺基亚公司的工会主席和清华大学的MBA,但在中年时事业却出现了危机,但他并不从此消沉颓废而是投入到另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保险行业。
我亲戚当时为他捏了把汗,但是,魏先生却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用自己的行动让人对他的选择刮目相看!首先,他从不陌生拜访、也不打陌生电话,而是进入各个外企和高端俱乐部做心理讲座、理财讲座、健康讲座,通过讲座找到目标客户,然后用2个月时间快速成交一批客户。与此同时,他通过组织清华MBA各种创业沙龙俱乐部活动,逐步树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其中,他组织的清华MBA奥森公园晨练局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了57次,参与成员也从刚开始的8人发展到了今天的260人!魏先生用自己的专业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服务精神逐步得到了校友的认可和信任。相应地,他的保险业务和保险团队也在这两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
中年再创业实属不易而他又如此地成功,这应该与他的勇气自信及智慧是离不开的。
魏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是块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不管你是到了中年甚至老年都可以发挥余热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写到这儿我那激动的心情终可平复下来了,我写公号文章明显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别让自己彻彻底底地作个又闲又穷的人,我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流淌于指尖,种下一棵棵文字的小苗苗想必将来终会长成一颗大树让更多的人可以乘凉。这就是我的心愿。如果一旦落入名利的圈套里我也许就没有那么逍遥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