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快乐至上
听说读写,阅读放在首位。
不要太多功利性阅读。
一个人 的成长不是短时间的,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就如同马拉松,一开始在起跑线就绷得那么紧,能跑下来吗?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前提
阅读习惯是给一生打底子的前提。
关键是引发兴趣。
不让读“闲书”就意味着扼杀读书兴趣。
所谓“闲书”也不必过于强求限制,应当给学生一点选择的空间。
太过功利性的阅读,目标过于明确和死板的阅读要求(比如一定要求学生做笔记,或者就是为了提高作文成绩等),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反而可能煞风景,扼杀读书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最管用的是读书,是培养读书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
分级阅读与阅读教学理论的更新
学前儿童与小学生阅读分为几个阶段:
摇篮童话阶段
民间故事阶段、寓言阶段、童话阶段、故事阶段
传记阶段、文学阶段、思索阶段
阅读除了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还有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还要精读、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略读和浏览。
抓住关键词,要求读得快。
快读的方法:
眼睛最好看文章的中轴线,不要逗留。
可以这样训练:五个手指并拢,顺着书的字行往下移动,速度要比眼睛的感觉稍快,而且越来越快。这样就能训练出来。
检索阅读:
拿起一本书,要教学生先看书名、扉页、提要简介、前言等等,再翻一翻目录,或者挑选一两个与主旨联系密切的章节重点看看,跳着读,读几段,或者及页;最后要比较认真看看书的结尾部分,往往是对全书提要性的总结,或者还可以看看后记,很快就可以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甚至能判断写得怎么样,决定是否值得再细读精读。
精读和略读结合:
第一遍粗读,第二遍细读,第三遍,带着问题、疑惑读,选择重点章节读。
各文体的阅读,方法是有区别的:
小说、诗歌、散文,就不宜采用议论文的读法,不能以分析性理论为主,而应当着重鼓励想象与体验,要设身处地,要非常重视第一印象。
读诗:头一遍很重要,要重视直观感受,最好快读、朗读,一口气读完,获取带有鲜活的个人感觉的第一印象。
读小说,主要是借某一角度来打量生活,激发想象,而不能像历史那样去“坐实”;
读社科论著,要关注核心概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要梳理逻辑思路,就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开想象。
读整本书,不要管得太死,宁可实行目标管理,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小结,就够了。
童话:童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的想象力。
好读书不求甚解。
“读”占“鳌头”
鼓励“连滚带爬”地读
第一学段:低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安排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等。
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喜欢具有生动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40万字。阅读习惯的养成当作一个目标。
第三学段,小学五、六年级,扩展阅读面,100万字。阅读叙事性作品,阅读诗歌、阅读说明性文章、诵读优秀诗文。
第四学段,初中,阅读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以及浅易的文言文。
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
语文教师自己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种子”。这样,你的学生自然也会喜欢读书。
读书养性
如果要充电,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还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建议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性,有整体考虑,让读书有些系统。
老外围的那个“圈”,是通识部分,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基本的书。
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
第三个“圈”, 是核心部分,是专业和职业需要。
老师要注意兴趣引入,激活兴趣,保留兴趣。
关于经典阅读
为什么要读经典?
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部分,读经典可以接触体验人类文化智慧。
所谓素养培养,最重要的就是用人类最精华的智慧成果去熏陶、感化,让人格思想得以健全发展。
读经典的阅读方法:
最重要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
有时是浏览阅读,主要根据兴趣引导、快速获取信息。
有时一本书是看看前言、后记、或者开头、结尾部分,阅读面是广的。
有时是精读、细读,主要阅读经典作品。
可以依语文课上提示到的作家作品为线索,顺藤摸瓜,找相关的书来看。
课标: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经典都是在某一特定时代产生的,会带有它特定的时代烙印,甚至可能有局限性。我们接受经典,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性,对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部分,可以采取批判态度,但那也是同情的理解,我们需要的是吸纳经典中体现人类智慧的部分。
要多让学生读“闲书”
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两点:
一、 凡是喜欢语文、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
多“闲书的”,这些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
二、 只熟习教材和教辅 ,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
进入大学后,往往会感到学习困难,视野窄,思路不够开展。
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
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性,是人文教育。
思维训练比文笔训练更根本,更重要。
应当多一些议论文的解读,特别是高中阶段。
点评不宜太感性,要突出要点,有“干货”。点评不要追求“文艺腔”。
中学生如何读鲁迅
鲁迅的作品不是简单地叙述,他是带着生命的体验来写的,他会燃烧你,调动你,
感动你。你从中也会发挥想象力来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
鲁迅是一位战士,他的作品批判性很强。中学生读他的作品,除了学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观察、了解社会,最重要的是学习鲁迅的“知人论世”。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鲁迅从来不盲从,不凑热闹,也从不相信现成的结论。我们也可以学鲁迅,用自己的语言写下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的困惑,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怎么读鲁迅作品:
建议小学生读《朝花夕拾》,充满了抒情和幽默。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最柔软的部分。
初中生可以读他的小说。《孔乙己》是鲁迅比较喜欢的三篇小说之一。
高中生可以读鲁迅杂文。鲁迅的杂文是对现实发言的“文化批评、文明批评”。
鲁迅是带着自己的血肉去看人生,看中国,没有一篇是空论,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中国人心史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百科全书”。
高中阶段看鲁迅杂文,既能够提高写作水平,也能学习到很多知识。
鲁迅的语言是书面语,有点文白夹杂,甚至有点“硌(gè)”。中学生不能光读很水的流行读物,很流畅的东西往往缺乏“阅读摩擦力”,其实在阅读中需要停下来进行“思想爬坡”。
鲁迅的文章幽默、讽刺,有大尺度的喜剧美感,他语言的张力、精炼的技巧都可以学习。
近百年来的知识分子中,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是第一人。
怎么深刻?
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对我们民族、对国民的反省与理性的认识,这要独特的眼光。鲁迅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他透过传统的认识,透过国人的思维习惯,看到我们民族,我们传统文化的弊病。
鲁迅有个特点,他的文章主要不是知识层面,主要是带有他自己痛切的感受,是从生命的体验里总结出来的。
他对中国文化有很多批评,但也不完全是批评。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他很敏锐,有时候说话批判性太强,说得很难听。
鲁迅不是完美的,他的个性不一定很健康,他很悲观,绝望,有点圆滑就是看得太透了。他敏感、多疑,有点“病态”,正因为如此,他在文学上能够发酵出精品。
怎么理解他的“偏激”?
鲁迅是有意的逆反,有意采用一种批判、不合作的精神。他用杂文笔法,把问题强烈地突出出来,给人警醒。他要通过某种必要的偏激,来打破禁锢,激活思想,引导解放。
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性形象。对看客的批判,对主人公的批判。
国民性中的奴性、那种乐天知命、左右逢源、不思进取、自我麻醉、愚昧保守、麻木自卑、自私狭隘的人生态度。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其实是我们民族改造的良药苦口,应该承认鲁迅的批评有他启蒙主义的目的,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凤凰涅槃的需要。
他写出“国民沉默的魂灵”,他要打破沉默,宣泄压抑。
应该要看着鲁迅的批判性思维,应该思考鲁迅所挖掘的那些“病根”对不对,自己身上有没有。
鲁迅没有私仇,只有公敌。
“不克蕨敌,战则不止”
他不是革命家,只是人文思考者,他的思考也许难有可行性,但起码是一种关照与警醒,所谓人文价值也就在这里。
如何消除阅读鲁迅的“隔”:
1、 语言上的“隔”
文白夹杂、有点欧化。特别重视连接词或者转折词,让语言多一些张力,不那么直白,反而可以更好地体现思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有张力(节能、反常、极致,引发读者愉悦或反感的情绪体验)、有诗意、有韵味,要细心地读,一遍遍地读,体会那种语感。
读多了,会感觉自己平常使用语言虽然通顺,符合规范,可是无味,没有分量。如果有了这种自省和自觉,你的语言水平可能提高了。
2、 文化历史常识,这是时代和知识上的“隔”。查书或大致能懂即可。
要让自己聪明,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经典中汲取智慧。
《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首先:感受大气。鲁迅的文章豪不拘谨,放得开,收得拢,这是大气度。
鲁迅叙说已往生活经历,时而沉湎回忆,时而感慨迸发,时而勾勒一副景致,时而揣摩某种心理,时而考核故实,时而旁敲侧击。真正做到了作者所说的“任意而说”、“无所顾忌”
鲁迅对青年说怎样写文章:要锻炼撒开手,只要抓紧辔头,就不怕放野马,要防止走上小摆设的绝路。
要注意文字背后的思维,让思维的变化去引领文章写法。只有思想放得开,不拘谨,文章才有大气度。
第二、幽默。高级的幽默,这种讽刺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多少有点开玩笑的方式回敬论敌,这笑就像鞭子,给论敌以苦辣的抽打,叫论敌挨了打却有苦难言,这显示了幽默的力量。特别是《朝花夕拾》。
鲁迅的幽默是有力的、自信的,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语言风格,更是一种气质的表现。
他不单是是黑暗时代最勇敢的战士,不单是寂寞、忧虑、愤怒的,同时也是有温情的、淘气的、可爱的,幽默构成了鲁迅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
第三,简单味。提炼典型的细节,多才有白描(无色彩、无渲染),简单奶毒,就像欣赏线条清晰简练而富于表现力的素描。
要达到鲁迅的简单味,可不容易。观察 是一种思维能力,能抓特点,抓重点。这是需要训练的。学习鲁迅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简练、不啰嗦、不繁杂,不记流水账。
第四,思乡的蛊惑。我们回忆家乡是过滤了的,是选择性想象中的童年,带有成年人的感伤和怀旧,不再是原汁原味的童年了。
鲁迅说,他的朝花夕拾,不过是回忆中“哄骗”自己,是满足“思乡的蛊惑”。
他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和平的改革也不肯行。”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他的确看得很透,试想,如果一开始不用全盘否定式的彻底决裂的态度,如果总是“因时制宜,折中至当”,那势必被折中调和的社会惰性所裹挟,任何改革都会流于空谈。
鲁迅是对传统的激烈批评者,同时又是对传统最有见地的继承者、价值重估者。
学生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
神奇的情节激发了天马行空的想象。
它切合少年成长的生活实际,是“懂”他们的作品。
《哈利波特》的“魔幻”生成于“现实”之中,和“现实”打成一片。
可以看作是“成长小说”,在魔幻和现实的世界里,有孩子们成长的烦恼,也有叛逆和冒险,友情与爱情。外国人写的书毫不做作,反而很懂他们。比如,初恋的懵懂萌动。
《哈利波特》让读者在这个过分物质化的时代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哈利波特》可读性很强,还在于它独创的文学性。
为青年朋友介绍我喜欢的书
1、《论语》欣赏里面的人生智慧,那种质朴踏实的态度,还有对人事的洞察和理解,大度与乐观。
读《论语》平实一点,知人论世,丢掉膜拜的意味,会更有创获。
2、《孟子》
3、《庄子》超越和想象人生,《论语》理解人生。
《世说新语》《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
4、《红楼梦》
5、《鲁迅全集》
6、《共产党宣言》
7、《圣经》、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反思和自励的书。
8、莎士比亚的戏剧,适合朗读,雍容华贵的风格让人想象力飞扬。可以选读一两部悲剧,《哈姆雷特》。
9、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自叙传记)、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本书引发对市场经济本质及其得失的思考。
10、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慢慢啃“酸果”,是磨性子,会感觉自己锻炼了理性思维,开阔了眼界,在宇宙观与人生观方面也会有所收获。
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会引发本质性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选读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了解人类文明漫长的历程,帮助树立文明比较的世界眼光,有助于突破僵化的历史观。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11、切·格瓦拉的传记。
12、《毛泽东选集》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国情,也让自己有一种理想主义的使命感。
读经典,要沉下心来,需要“磨性子”,是一个涵养的过程,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觉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除了。重点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新民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矛盾论》《实践论》。
《经典解码:20世纪中国文学与电影》
读《中外文学作品导读》的步骤?
首先,作品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获取整体感受,相信和珍惜自己的印象,不急于分析、寻找什么意义主题之类。导读中的意见,可以给自己提示、启发,跟自己的阅读感受做比较,看是否吻合,并从中引发某些思考。
读完作品,再围绕思考题来展开一些探究,将阅读的感受、体验上升到理性层面的思考。可以按照导读以及概要的指引,找相关的研究成果或者作品来参考,做拓展性的学习。
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做个总结,结合作品分析,理一理文学史的线索,思考一下作品鉴赏与评论的方法上的心得。
教师教学,学员自学,都要注意结合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处处强调发掘与培育对文学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
要重视和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注意积累不同的阅读体验,善于对不同的艺术风格做比较;对经典作品思想内涵的领会,要有一定的历史感,善于体验那种古今中外可能相通的情思与价值;不要“直奔主题”,也不要什么都用某个固定的概念与思维模式去简单“套解”(比如反封建,劳动人民的品质、通过什么反映什么);不能把鲜活的作品全都做冷冰冰的模式化的“分析”,然后简单而反复地套用某些修饰词去解释(情景交融、个性鲜明等),必须在阅读作品有了自己的艺术感受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把握每篇作品的艺术个性,把思路放开。
读完一篇作品只记得几条干巴巴的主题意义之类,感受、体验与思考,在阅读中不断积累,也不断提升文学素养,这比什么都重要。
学会鉴赏优美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这个“博”可以理解为眼光与气度的开通博大,“雅”是品位的高雅。
阅读经典的获益当然有深有浅,但可能会有这么几个层面:
第一是知识了解层面。比如西方哲学史、希腊哲学、再读柏拉图的《理想国》;
第二是启蒙思索的层面。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会自然引起对当下互联网时代某些信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
第三是感知层面。要在理性和感性交融的阅读中,适当超越除了,思考经典的智慧与意义,思考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思考应该如何承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责任。
网络阅读
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
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该“深阅读”的思维与感受变“浅”。
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
要有一块“自己的园地”
如果想让自己不那么累,特别是不那么心累,那就要有自己,有自己精神歇脚的自留地,营造一块小小的“自己的园地”。
什么是“自己的园地”,那是属于你自己的地方,可在此伸展你的才情,舔自己的伤口,做“精神体操”,在悲凉的人世间寻点趣味。
再忙,也能抽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再乱,也应当有一件事能让自己沉下心来。
陶诗的贫苦是“过滤”了的。主动
杜甫是真实再现贫穷困苦。被迫
诗无达诂:一般读诗不必全用考证的办法,也不一定要落实唯一的结论。
读爱因斯坦《我的信仰》观察这位智者纯净的内心。
《红星照耀中国》斯诺真实而细致的笔触。“讲好中国故事”要有媒体的职业良知和素养,有直面真实、记录真实的担当,还要拓展视野,解放胸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张爱玲:工笔写实中有苍凉意味
细腻、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