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兵消息通报以来,全国人民都精神振奋,民族自豪感再次油然而生。许多当年奋力抗争、在绝境中取得胜利的故事再次被提起。其中,“换家战术”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不禁再次被伟人的战略智慧深深折服。
“换家战术”:这里特指应对苏联核威胁的战术。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珍宝岛事件后扬言对中国实施 “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在此背景下,教员提出了 “换家战术”。其核心内容为,若苏联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中国将动员军民迅速撤入苏联境内,利用人口优势占领其土地、基础设施,并在苏联领土上长期游击作战。同时,中国将把所有核武器瞄准驻亚太地区的美军基地,迫使美国因自身利益受损而介入,形成 “美苏核互毁” 的威慑链,从而打破苏联的核讹诈。最终,苏联因忌惮美国介入和中国的这一策略,取消了核打击计划。
真是拍手叫绝:你扬言要打我,那我告诉你,你打我我就全家老小搬去你家,占你房子院子,吃你家粮食,把你们家搅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宁。然后我还去往你们村美大户家扔石头,让他跟你打架,大家谁也别好过!
于是你穿鞋的怕光脚的,放弃了打我的计划。
这就是教员著名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重要战略思想,核心是强调在战争中保持自身主动权,不被对手牵着鼻子走,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规避敌人优势、发挥自身特长,最终实现以弱胜强。
“换家战术”我用两个成语总结,就是“田忌赛马”和“浑水摸鱼”。
首先:冷静分析敌方弱点和我方优势,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苏联虽拥有庞大核武库,但其地缘结构存在致命缺陷:欧洲核心区与亚洲领土之间被西伯利亚铁路线脆弱连接,且远东地区人口稀少、资源开发不足。换家战术若实施,可能通过人口迁移和游击战切断苏联东西联系,动摇其战略根基。这一判断与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暴露的后勤短板有相似性。
企业竞争中,中小企业面对巨头垄断时,可避开正面竞争,通过细分市场、差异化创新实现突破(如拼多多早期避开淘宝、京东的核心市场,以 “下沉市场 + 社交电商” 崛起),本质上就是 “你打你的高端市场,我打我的大众市场” 的策略
然后:制造混乱,把第三方拉入利益漩涡,实现弱者破局:
以核武器瞄准驻亚太美军基地,迫使美国介入以形成 “美苏核互毁” 的威慑链,使情势变得更加复杂,让苏联不敢轻易决策。
这就是典型的系统性思维。把格局视野太高,不止看到敌我双方,而是能站在全局高度,把原本不在讨论范围的维度纳入讨论,变成更多利益相关方,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实现做大蛋糕、反败为胜。
作为一个HR,我用“升维方式”简单谈谈怎么做人力资源规划。
传统意义上,年度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为了应对业务发展需要,对员工团队数量和质量进行规划。例如包括业务人员数量、关键干部数量与培养、管培生梯队培养规划等。
除了对“人”的维度的规划,还要对“事”的维度进行规划,这是只对企业人力资源机制的规划,包括薪酬激励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人才发展体系、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信息化数字化体系等。
另外,还要对HR本身进行规划,包括本企业HR的定位、职责、HR队伍的数量、HR的培养等等。
以上三个维度的人力资源规划,才是相对完整的,整体有机地回答这个企业中,人力资源是干什么的,人力资源的贡献是什么,如何做到等切实问题,体现人力资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