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金苹果老师说早教那些事”,今天的文章是:
怎样看待孩子犯错误
妈妈们都知道孩子每天要干很多我们认为是”错误”的事情,妈妈们也经常为此河东狮吼.大人也不例外,我们也经常犯各种错误,就连科学试验都有百分之五六的错误率.今天想聊聊面对孩子们犯的大大小小,各种错误,我们应该持以怎么的态度.
我们现在来看看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在她的著作《蒙特梭利育儿全书》中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儿童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错误,但这也不意味着必须有人来指出这些错误,因为教师也会不自觉地犯错误,可是他们不愿意意识到这一点,教师们总要求自己永远正确,好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犯了错误绝不会在孩子面前承认的,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尊严意味着必永远正确.当然,教师需要有一个较高的标准,同时,这些问题来自一整套错误的教育观念,不应该完全由他们负责.
如果我们尊重事实,那么就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既然这样,我们对错我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错误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有它的价值.许多时候,错误只是不够成熟的表现.
随着生命的发展,许多错误都会得到改正.跌跌撞撞的孩童最终学会了走路,还是通过成长获得的.以为自己完美不过是自欺欺人,因为成人和婴儿的差别,只是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而已.事实上,成人在生活中总在犯错误,而且没有想到改正.一个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很完美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教师.只要我们经历不同的事情,错误就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渴望完美,就要对自己的缺点有很好的认识,只有努力改正缺点,才能提高自己.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即使是数学、化学、物理这些要求精确的学科,错误也不可避免,而且起着重要的作用.很简单,科学的发展都是从错误开始的,科学和错误密不可分.人们之所以把它们区别开来,只是因为科学能够对错误进行衡量.科学对错误的衡量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是需要精确的数据,这个数据并不会绝对准确,其误差有一个允许的范围.科学的成果并不绝对正确,一定存在某种程度的失误.比如,抗生素的有效率是95%,既然这样,知道有5%的失误对我们就很重要.尺子是用来测量的工具,也只能精确到一定的单位.绝对正确的数据是不可能的,一个科学结论的真实性与一定的误差相关,如果没有这种不确定性,这个数据就是不严肃的.既然错误在科学中如此重要,对人们的工作也会起重要作用.总之,错误和其他要素一样,也是事情的组成部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我们只有了解它才能改正它.
根据以上科学规律,我们总结出了一条通向完美的方法,这就是”控制错误”.既然学校的教师、学生都难免犯错误,错误不可能完全根除,我们就制定一条原则:重要的不是改正错误,而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看看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但是,我们不必太重视这些错误,要对自己犯的错误感兴趣才好.
在一般的学校,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它们对自己的错误没有意识,而且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因为纠正错误是教师的事情,与他们无关.这种现象与我们崇尚的自由、理性相距多远呀!
假如我们自己不能够改正错误,就需要他人的帮助了.但是谁会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行为呢?如果我们能认识到错误,并自己改正该有多好!能够自行改正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对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缺乏这种能力会使人变得极度自卑.
“控制错误”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鉴别行为的对与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想到一个城市去,却不知道该怎么走,这时人们会带上一份地图,或者寻找路标.如果看见路标上写着”艾哈迈德---2公里”,心理就踏实了,因为没有走错路;如果看见路标上写着”孟买---50公里”,就会知道自己走错路了.如果没有地图和路标,就要不停地问路,而且得到得回答很可能完全相反.可见,要到达一定的目标,缺不了一个可靠的方向指示.
由此可见,这些生活的必备常识应该在早期教育中加以培养,这样,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应该向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就如同向他们提供学习资料一样.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发生了偏离.如果能够在教育中实现这个原则,那么,教师和家长是否完美就不重要了.如果这样的话,成人犯了错误也不会再难堪,反而会引起儿童的一定兴趣,因为对儿童来说,犯错误是很自然的事情.当儿童认识到人人都会犯错误时,一定会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也会拉近大人和孩子的距离.错误能够拉近儿童与大人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成为朋友.假如两个”完美”的人在一起,肯定争吵不休,因为他们自以为完美,当然无心理解对方,也难以忍受对方.
儿童最初喜好的游戏是垒积木.在这个游戏中,他们首先认识了不同的几何物体;然后学会了使用自己的手指,在垒积木时,儿童的两个手指抓住木块,一个接一个地向上垒.在垒积木的过程中,他们总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或者摆得太松,积木很快垮了,或者一个圆柱体太大,不能插进下面的积木孔里.于是,儿童会对自己的作品研究一番,检查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他们的神情极为专注,因为这个错误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就这样,他们会再来一遍,如果还不成功,就不断重复这个游戏.这种游戏会给儿童带来两个好处:一是锻炼他们的思维,二是提供他们对错误的控制能力.我们学校的玩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孩子们能很直观地看出自己的错误.这些玩具不但适合3-6岁儿童,就连2岁的孩子也能使用.通过这些玩具,孩子们能很快改正自己的错误,走上不断完善的道路.当然,能够改正错误,并不等于儿童已经完美了,还必须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愿望.
儿童可能会说:”我还有很多缺陷,还远没有掌握必备的能力,但是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会犯很多错误,但是我已经能够改正了.”
这种审慎、自信的性格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它将让孩子受益一生.要把儿童引上这的发展道路并不容易,对一个孩子,说它灵活或懒惰、聪明或愚笨、好或坏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不但要对儿童进行教育,而且要为他们创造认识自己的错误的条件.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些孩子的情况,这些孩子都在我们的学校学习了较长时间.假如教师布置了一些数学题,孩子们在得出结果之后,总是乐于把结果检查一遍,对他们来说,检查行为比结果的对错更有吸引力.还有这样一种练习,就是让孩子们把卡片放到对于的物体下面,这也是很受孩子欢迎的工作,他们会对摆放的结果反复检查,如果发现出了错误,往往乐不可支.可见,孩子们从发现错误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为了促进儿童对错误的认识,我们还在教学中安排了一些明显的错误.
如果儿童能够养成检查自己行为的习惯,对他们的发展将会大有裨益.一次,我们安排做”执行命令”游戏,一个小女孩得到这样的命令:”到外面去,把门关上,然后回来.”小女孩想了想,然后依照指令行动,可是刚做到一半,她就跑回来对教师说:”要是我把门关上了,怎样回来呢?“
教师对她说:“你说得很对,这到命令有错误。“接着,教师改写了命令。女孩接过来看后说:”好,现在我能够完成了。“
上面说了,对错误的认识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增加关系。错误会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过对错误的改正又会把人结合到一起。只要对错误有正确的态度,承认人人并非完美无缺,谁都会犯错误,那么,错误就不再令人难以忍受,反而会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很大的乐趣。在孩子们眼里,犯错误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教师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错误就会成为师生之间的纽带,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不会因为承认错误就失去尊严,儿童也不会因为教师出错就对他失敬。错误不只是一个人的问题,也是人们交流的一种媒介,每个人都应该改正自己的错误。
文中的教师可以改成父母,场景学校可以改成日常生活中,这些道路也适用,不仅对于孩子,对于大人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学会与错误相伴而行,学会发现、改正错误的方法。
虽然作者描写的是一百年前的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去观察,现在的孩子依然有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
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留言、分享.
再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