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三个月了。学了好多的新技能:小跑,学小动物的叫声,喊爸爸妈妈,说小动物的名字,喊爷爷奶奶,便后后要洗手,拿着自己的食物分给家人吃(偶尔),会在我回家的时候给我拿拖鞋……看得我心里真的是美滋滋的,可是……
同时,她也有了好些独特的动作,和老奶奶一样的背着手,扶着腰走路;和我一样的北京瘫;抢着我们大人的眼睛哈哈气……
她北京瘫的时候,小脚丫还要努力的放到沙发前面的桌子上,真心的和我北京瘫的姿势一模一样。
甚至是一些坏习惯:把东西随便乱放,事情稍有不顺心后要哇哇的哭……
(自己的娃娃,实话实说虽然也是觉得有时候烦人,但去说她的缺点的话,就会发现自己选择性失忆了)
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我从她还木有出生的时候我就懂了,可是,今天我才发现我只是懂了而已。
我们家里人的好习惯坏习惯都被她看在眼里,悄悄的学去了。孩子没有什么是非观、没有什么对错的概念,只是模仿着大人的世界而已。
记得有一个记录片,说的是一个十字路口看过红绿灯看大人和孩子们的行为方式。父母闯红灯,小孩子也会自然而然的跟着闯过去;父母耐心的等待,孩子也是耐心的等待;大人对孩子没有耐心的打骂,孩子把气撒在了路边的垃圾桶上;有的孩子把垃圾随手抛弃,根本没有看到离自己很近的垃圾桶;而有的孩子手里领着垃圾袋,一看就是走了好远了。而且,仔细看每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大人走路的姿势如出一辙。
在孩子的世界的里,大人就是自己的榜样、模版,英雄。
人生观就是世界观。《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已经太过放纵自己的形骸,而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这两天我忽然觉得我还应该更努力地去变得更好,做更好的自己。
遗传不仅仅是容貌和性格,还有品格和习惯。
我不能在她成长的道路上助力也就罢了,但绝不能给她拖后腿。
我会因为她,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