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ve transform

因为最近在进行另外一个项目,需要对同视野下多焦距形成的图片进行融合,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涉及到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小波变换的基于像素清晰度的融合,另一种是基于拉普拉斯 金字塔的融合方式。在这儿主要先说一下基于小波变换的实现原理。

因为之前对小波变换只是听说但并不了解,所以就临时来补充补充了~~

参考了一些别人的博客小波变换形象化分析以及原理解析,总的来说,小波变换是基于区域的频域分解,对于图片而言,将一幅图片分解为低频和高频部分,在分解时分为行分解和列分解,所以经过一次分解后图片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小波变换的精髓就是:对于变换平缓的信息(对应低频信息),在大范围(尺度)上观察,对于变化很快的信息(对应高频信息),则在小范围上观察。说明如下:

wavelet transform

最后一幅图片则由若干高频部分及低频部分构成。

对多幅图片进行分解完成后,然后对分解后的低频与高频部分进行融合。在这处理时,对于低频部分,计算各个图所占权重,权重的计算是基于方差所占比,如下图weight所示

weight

再将所有图片的低频部分相加。代码示例如下图lowfrequency:

对于高频部分,则基于每一层计算每张图每个像素的清晰度然后选择最清晰的像素点作为选择的结果。对于最清晰点的定义如下:

即高频与低频比值的平方,以像素点为中心设置窗口,再求和即为该点的清晰度。

处理完成后再将该层的低频与高频利用小波逆变换进行合并以形成下一级的低频部分,如此迭代操作最后形成融合后的图像。原理解析图说明如下:其中对应的高频与低频部分是经过上述操作处理过后的。

blending

最后处理完成的图片是灰度图,融合前后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将图像放大后再看会有明显的锯齿效应,原因在于没有保存图像的空间位置信息,且处理过程较为耗时。所以出于工程实现的目的,需要考虑到其他的融合算法进行处理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925评论 25 709
  • 一、傅立叶变换的由来 关于傅立叶变换,无论是书本还是在网上可以很容易找到关于傅立叶变换的描述,但是大都是些故弄玄虚...
    constant007阅读 4,536评论 1 10
  • 这些年计算机视觉识别和搜索这个领域非常热闹,后期出现了很多的创业公司,大公司也在这方面也花了很多力气在做。做视觉搜...
    方弟阅读 6,581评论 6 24
  • 由于工作的关系,辅导过自己想要开店的小老板。从这几年与之相处的过程中,也总结归纳了一些常见的问题与经验。通常一般年...
    路上的威利阅读 253评论 0 1
  • hi,大家好,我是以琳 ,很高兴又在漠子家PD故事会和大家相见了,本周的主题——给予关注。 PD工具卡是这样诠释的...
    王以琳阅读 580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