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在公众号 沁钰悦读,文责自负。)
《月亮与六便士》以画家高更为原型,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尽管毛姆的人生哲学是“永远选月亮,但记得把六便士捡干净。”但文中的斯特里克兰德却为了心中的画画理想,放弃了安逸稳定。他与三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示了人性最冷酷无情的一面。站在男性视角的爱情观,让你看清男人的真实内心。
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有两个乖巧儿女。在一次海滨度假后,他突然留下一封信,不告而别。信中说他要同妻儿分开生活,到巴黎去。没有任何解释和愧疚。这对斯特里克兰德太太艾米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她一方面担忧自己和孩子以后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害怕旁人说长道短。所有人都猜测斯特里克兰德是跟某个女人私奔了。但最终发现,他穷困潦倒地一个人在巴黎,是为了追寻心中的绘画理想。
艾米艰难地放下颜面,开了一家打字社。因为之前结交了许多作家,再加上她把稿子打得很精致,生意竟十分红火。本以为养尊处优的艾米,失去丈夫后不得不带着孩子乞讨,生活无以为继。却不知在困境中迸发出来的生命力,远比温室中的花朵更灼灼其华。
感情的世界里,没有谁注定离不开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倘若深情被辜负,别纠缠,放手让错的过去。有些人离开你,不是命运的惩罚,而是智慧的考验。懂得及时止损,才能避免更大的伤害。爱情固然美好,却也只应该是生活的点缀,而非全部。为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斯特里克兰德在巴黎生活拮据,还身患重病。幸而得画家斯特罗伊夫的帮助,他才活了下来。斯特罗伊夫把他接到家中,跟自己的太太布兰奇一起倾全力照顾他。
没想到病好了后的斯特里克兰德,跟布兰奇在一起了。但不到三个月,斯特里克兰德就要走了。斯特里克兰德只是一时冲动,想画一幅她的裸体画。等他的画画完,他的激情就消退了。他说:“我发现布兰奇开始一点点使出我妻子的那些小伎俩来,用无限的耐心把我网住,给我的手脚戴上枷锁。她毫不关心我这个人,只希望能拴住我。她愿意为我做世上任何事,除了一件对我真正有用的事:让我不被打扰。”布兰奇无法承受这个打击,服毒自尽了。
布兰奇对男人有太多的执念,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一切期待。甚至不惜以无条件地付出,来迫使对方做出改变。要想维系一份情感,期望愈少愈好,若是没有任何期待,便能无条件地爱。一旦期望过高,而对方又无法满足你的期待,便是失望与痛苦的开始。只有彼此顾念与相互包容,才能让两个人的相处越来越融洽。好的爱情,是真心相待,又不带什么执念,享受喜欢一个人的美好。
斯特里克兰德来到了塔希提岛,遇到了一个土著女孩爱塔。爱塔毫不隐藏对他的爱意,旅店老板娘热心地做媒,成就了两人的缘分。爱塔在塔西瓦奥河畔有土地、房子和一些资产,年轻又很漂亮。斯特里克兰德跟爱塔一起,度过了这辈子最幸福的三年时光。他以爱塔和村民为模特,画了一幅又一幅的画。白天画画和看书,天一黑就和爱塔坐在露台上,抽着烟,凝望天空。后来爱塔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
但当布鲁诺船长问他,和爱塔生活得幸不幸福时,他说:“她从不打扰我,她给我做饭和带孩子,我要她做什么她就都很顺从,我在一个女人身上希求得到的,她都能给我。”斯特里克兰德一直到得麻风病去世,都和爱塔一起待在这里。
有时候我们过于纠结男人爱不爱你,忽视他们的本质需求。他们可能跟孩子没有太大区别,只希望有人在身边,无条件地陪伴与宠爱。可任何健康的关系都需要双向的滋养,而非单方面的献祭。
毛姆在《刀锋》中写道:“爱情如果不是相互的,就变成最残忍的剥削。”真正的爱情,不该是一个人独角戏。而是两个人的修行,需要灵魂互相的滋养。我与你相遇,于是我们彼此成全。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我也愿为你点亮前路。
当我看完这本书后,脑子里经常浮现出斯特里克兰德的模样:他衣衫褴褛,蓄着大红胡子,头发乱成一团,用生命画出内心世界的美。也禁不住替他感到遗憾,至死也未曾真正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毛姆借斯特里克兰德,戳破了爱情的神话。
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热烈地爱一个人,但绝不能放弃自我。爱情是两个人的双向奔赴和责任。王尔德说得好:"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希望每个人都能,既要勇敢追逐心中的月亮,也别忘记珍惜身边的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