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文学

      如果职业有明确分类,大概没有比作家更喜欢旅行的了。作家们大多爱旅行,村上春树,劳伦斯,毛姆等,我国的文学家诗人也都在旅途中留下了大量的精美诗文,至今依然朗朗上口。英国的毛姆酷爱旅行,从欧洲到美洲,南太平洋群岛,中国,南亚,可谓见多识广。他本人健康长寿一生多产,大多数作品是以旅途中的奇闻异事和当地的现实生活为素材创作而成。以南太平洋岛为背景的《月亮与六便士》,以中国为背景的《面纱》,以北美为背景的《刀锋》,还有许多精彩的短篇。

      这些作家们一路游历一路感悟,不同的风土人情、各地的人生百态,对视野是怎样的冲击呢 。旅游既是生活也是休闲更是他们的工作。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感观会变得更加敏锐也更容易激发思考,不同的人文环境能够提供不同的感受,获取坊间杂谈的机会会更多,毕竟作家们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要依赖旅行去获取灵感和创作所需的素材。

      爱丽丝.门罗笔下的人物事件基本上来源于自己居住地500公里之内,而她一生居住在加拿大。她描写的往往是安大略省西南部农村的小镇居民,他们所面临的情况让人觉得梦幻般的事情不过是家常便饭,那是一群平凡的普通居民。门罗以她敏锐的观察力看到了小镇居民的真实生活,以她柔软的心感受到了平凡人的不同命运,顺从、忍耐、逃离、反抗。她的短篇小说追求真实性,思想尖锐复杂,记录了百变人生,被称为“当代小说大师”。

      更不要说艾米莉.勃朗特三姐妹,她们的生活范围更加狭窄,除了当家庭教师补贴生计,其余的时间里是在家中读书写作。她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呼啸山庄》,《简.爱》。

      陀思妥耶夫斯基斯基也只居住在圣彼得堡和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身体遭受了巨大的摧残,癫痫症时常发作。流放结束之后他却创作了其人生中最重要的几部长篇著作,《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斯基》。

      他们是天才的作家,自身命运的苦难和波折,给了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创作源泉,尽管没有人希望自己经历磨难。苦难磨练了他们敏锐的洞察力,苦难让他们头脑清晰,可以直视灵魂。

      毛姆是幸运的,而幸运又是难得的,世间又有几人能像他那样志得意满呢?

      如果条件允许,似乎没有作家不喜欢旅行,相较于旅行的意义,似乎苦难更能够成就作家的人生。

      那么,旅行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著:H.P.洛夫克拉夫特 一、引言 I. Introduction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
    杨破之阅读 5,384评论 0 18
  • 一、男人的行旅 依彼德生(Petersen)的分析,人类迁移现象,可分为原始迁移(区位环境已不适合居住,故往外移居...
    艺术文化生活阅读 607评论 0 0
  • 读书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阅历 读经典的意义在于 可以节约我们有限的生命 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来了解这个世界 书籍浩...
    发酵菌书单阅读 6,379评论 8 40
  • 很偶然的机会阅读到毛姆的《作家笔记》一书,很惊讶,也很感动,这是一本精装手记,没有目录,文章也几乎是按照年限来排版...
    Annafang阅读 1,400评论 0 2
  • 去一家独特的书店,看上两三个小时书;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馆,恰好它又坐立在湖边,恰好他们提供下午茶,抱起一本在书店...
    枫子的信阅读 2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