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是怎么形成的?很少有人去思考,我百度了一下,答案都不满意,索性自己思考一下。
从进化的视角看,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要满足我们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的,懒惰也不例外,我们从石器时代开始到现在200多万年,这么长的进化周期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很多本能,懒惰,贪婪,好奇心等人性都是进化而来的,这一切都是基于生存的根基产生的。
为何会有懒惰的表现,我个人理解应该就是在远古时代,我们吃不饱,营养不足,我们要对抗懒惰,进而行动,就都必须要获得比行动付出更大的资源才可以,否则就可能会被饿死。
即,行动获得资源>懒惰储存的生存资源
有这种心理决策的人自然就比那些啥事都乱动的人生存下来的概率更强,因此在漫长的进化中,带有懒惰气质的祖先们就在竞争中胜利了,也就出现了今天的我们。
因此,从进化视角看,懒惰并不是一个陋习,反而是为了生存而需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懒惰本身的意思就是少动,要对抗懒惰,先要找到为何会少动,就如同刚才分析,少动可以让自己节省身体的能量。而如今的时代,无论是否动,吃饱这类的基础需求已经满足,进化并没有赶上变化。
懒惰的反义词就是多动,直接一点就是运动。如果说我们人生来求存,其本质就是生存和延续,那么我们就需要调用我们的元认知思考下:
运动和懒惰相比,哪个更能让自己生存和延续呢?
懒惰=可以保持身体更多的能量,现在我们人类吃多了,都没有办法消耗能量,肥胖症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我们进化出的本能并不能很好的适配我们如今的身体。
运动=让身体代谢平衡,身心愉悦。健康的本质就是代谢平衡。如今我们大量的人在做脑力运动,每天不换地方,面朝电脑,春暖花开。
这样脑力劳累,身体僵硬,并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反而会让自己的身心不平衡,出现大问题。运动就是让身体和心理平衡的一种调节机制。
之前我思考说,每天运动可以让自己有一天的好状态,这并不是无中生有,运动会让大脑活跃,让大脑产生多巴胺奖励自己,从而让自己感到愉悦。并且运动还可以让自己大脑的思考效率提升,我自己很多的想法脑洞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
最近听万维钢老师讲解的一本书“端粒革命”,提到一个观点,运动跟长寿是可以真的关联的,这本书提到一个新概念“端粒”,这是在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每次细胞分类都会复制染色体,然而每复制一次,端粒就会少一点,越少意味着我们的寿命在慢慢减少,而运动却可以产生端粒酶,可以促进细胞分裂的时候端粒的生长,从而提升自己的寿命。
看,运动真是可以提升自己的生存质量和生存长度的。
面对生存和延续这不变的进化规则,如今我们需要进化出新的机制来提升我们的生存效率。运动这便是是一个,一个打败懒惰的理由就是运动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个体生存质量。
我们每天喊着做大事,做大业,这也不过是基于生存和延续的一种方法罢了,除去这些复杂的"大",运动会更加有效的提升自己生存的宽度。毕竟生活中外界资源促进自己不如内外强化自己有效,做大事,先把身体做强。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