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春节假期,提前计划了四日三晚的徽州行,老少三代体验感都不错。行程最丰富的一天就是第三天,早上游船新安江画廊,晚上西溪南游鱼龙。
途中,给家人科普新安江不是只在浙江,江水上游在徽州,下游至千岛湖,汇于钱塘江。开车至深渡港码头,登上游轮。
所谓画廊,是坐上游轮,行船江上,人在画中游。画是水墨画,农历新年初六,正是五九间,不像前一天下雨,但云依然低沉密实。从船上望出去,天空是皂白,并不清亮,压低得云,湿冷的空气,混成了烟雾辽辽。云朵游走得很慢,明明船也在动,两个不同行走方向的相对物,却看不出位移的变化。那云朵让我像起儿时用的白瓷蓝花碗上的纹饰,圆润但不灵动。
大船向着江对岸驶去,两岸青山成黛。要说南北方的差异,冬日的山色倒是一个分界标识。北方的山石如健硕的汉子,坚硬高大。寒冷的冬季,远看山峰灰白,巍峨延绵。走在其中也会发现脚下山地的青草也不多,低矮的灌木也不多见,生长在山中的多是松树。南方的山多成于丘陵地带,如柔美温婉的女子,山势缓平,阶梯的缓坡上有茶树、竹林,高大是杉树、桐木等。丰富的植被造就了江南山地的青绿依旧。
江水是真正的墨绿。早前知道千岛湖是人工湖,所以对行游至此的新安江浅薄的以为水流细微。未登船前,看着游轮的庞大,对这江水是否能承载都有狐疑。真正行至江上,水势并不湍急,不见白浪,更看不出水底的青石、游鱼。扶着船栏,看江面宽阔,顺着山势峰回水转,开合又围拢,两岸山色倒映水中,更觉水色玄青。三个小时的游船,没有了人声喧哗,静静的感受水天氤氲,悠远美奂。
下午稍作休整,自驾至西溪南。今年过年,最大的不同是“春节”申遗成功,各个地方的年俗都在互联网上热闹宣传起来。徽州的年俗特色项目是“游鱼灯”,从宋朝延续至今。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最有名的诗句大概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这里的灯火,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傍晚车停,村口浅滩上,孩子们三两一群的聚着,眼尖的娃急着喊,我也要下去,这石头太好了,可以打水漂。这浅滩与河水交织,水间树木丛生,看网图,这里春夏绿荫葱茏,被称为“绿野仙踪”秘境。浅滩之上就是入村古桥,进了村子,窄巷密屋。路是石板路,蜿蜒曲折;屋是粉墙黛瓦,高墙小窗;抱在手里的娃娃,戴着虎头帽,穿着红花袄;村中央耸立一座“应龙坊”,庄重肃穆;花脸土狗慢摇尾巴从身边绕过。三两铺位上卖着织布鱼灯,探问“晚上游鱼龙吗?”,答“天天有。”再追问“几点呀?”答“时间摸不准。”从冷清城市过来的游人,对这古朴村落的热闹年俗充满期待。
大约六点,鼓声擂擂,游人忽然从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密集涌出。有人喊“别急,还没开始。”人群稍作安静。鼓声依旧,不一会,从村落的四方聚集出几尾大鱼,大鱼由细竹做骨,织布蒙面,蒙面的鱼鳞洪艳,鱼鳍是鳜鱼的飞鳍状,鱼嘴黑底并涂上“大吉”的字样,背上又写了“万事胜意”的祈福标语,鱼肚里灯光闪耀。几尾大鱼由粗壮的竹竿撑起,村民肩扛,慢慢聚拢至大鼓周围。人群慢慢游走至大鱼之后。铜锣敲响,游鱼龙开始了,大鱼行走在队伍最前,游人们也挥举着采买的各色鱼灯。迈过古桥,放河灯仪式之后,人群如游龙穿行,沿着小巷穿行;由河畔缓慢游走至村口广场,篝火点燃,围绕火焰祈福,抬头看焰火绽放。那青石板上投下的跃动鱼影,喧闹鼎沸的年味人情,是千年文明触摸可见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