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有一位好领导的难度堪比找到命中注定的意中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编剧。那时候才从大学毕业,怀着满腔热血和肆无忌惮走进一家影视制作公司。进入复试阶段,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戴着眼镜头发稀疏却面带奶气的三十五岁左右的男子。一开始,他并没有问我太多关于编剧专业上的问题,又或是影视行业的个人见解,反而开始向我讲述起他曾在上海“奋斗打拼”的经历。大概是他只身一人到大城市,历经重重磨难终于成为一名专业导演,本来可以发展的更好结果还是想要回到成都建设家乡,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改善改善成都影视行业低迷的状况。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只是听着,因为他完全没有给我提问的机会,他语速很快,声音又粗又亮,期间我似乎看到两三个豆大的唾沫星子喷到桌面上。领教完在他滔滔不绝后的第二天,我便顺利拿到offer并正式开始工作。不过直到办完入职手续,我才知道这个男子就是我的领导,姑且叫他饭导吧。
饭导习惯晚睡晚起,从不按时上下班。只不过他一上班,他便喜欢拉个椅子坐在我旁边,把脚放在我电脑桌旁的柜子上,吐着烟圈不忘继续他“奋斗的青春。”他最喜欢的口头禅是,“我的经历就是你最好的素材,你要把这些写进你的故事里,我拍出来那就是一出大戏啊!”就这样,从第一次见面的滔滔不绝蔓延到我整个短暂的编剧职业生涯。
公司给的基本薪资很低,如果有活儿并得到甲方的认可那就有提成。提成依赖于领导的判定,我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写成都市某机关单位的微电影,时长十五分钟左右。剧本写了八稿,最后一稿饭导拿过去校验了某些标点符号和语法错误终于过审。这一单活儿的酬劳是十五万,并不算多。月末,我终于要领自己的第一份工资,基础薪资加提成,刚刚擦过成都市人均最低收入标准。饭导说,他帮我校稿改动很多,这一单活儿本来完全不用给我算提成的,看在我才入行的份上,他才破例。
我拿着这份工资一个人躲在合租房里莫名其妙地哭,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委屈填满我的腹腔让我犯着阵阵噁心,我一边哭一边打着干呕,想起饭导嘴里飘出的烟臭味突然“哇啦”一声吐了。发泄过后,我选择面对这份工作,尤其是这样的领导,我相信诚如我看过的道理所言,工作总会不顺心,没有谁可以理所当然将就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总之是诸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自我安慰。
饭导依然在满是女孩子的办公室抽烟,把脚放在柜子上,坐在我斜对面。那是在夏天,窗外的蝉鸣叫着,让人昏昏欲睡。我正死盯着电脑构思下一段情节,当我看见他忘我地讲食指塞到鼻孔,指关节旋转跳跃在那黑洞挖出灰青色的物体然后左右张望了一会儿,然后把那玩意儿塞到他嘴里咀嚼时,我笃定了辞职的念头。临走他问我为什么要离职,我盯着他的鼻孔看了好一会儿,说因为家里有事儿。
其实像饭导这样的领导并不少见,他并不是个例。处事上,人到中年自命不凡,遇到年轻人就好为人师讲当年的故事充作心灵鸡汤的例证。为人,自私自利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你若有异议,情况好点的话,会说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要学会妥协!情况差点,对方会说,要做就做,不做拉倒。更倒霉的是,遭遇身兼邀功精和甩锅侠双重身份的领导。
上述领导简直令人避之不及,遇到好领导为什么就这么难?
到底什么样的领导是我们渴望的?
我想对饭导和其他领导如是说:
尊重。从年纪到性取向到对话方式的尊重。比如请不要再把锅甩给“现在的九零后啊”这样的意识,激励的先决条件是尊重。我时常听见有的领导喜欢说,现在的九零后啊不好管扒拉扒拉。曾几何时,你也和我们一样年轻气盛,不知道那时候你作为八零后、七零后被人标签化定义后,不论事实加以评判时,你的心境如何?领导作为团队的核心,更重要的是给予每个人被平等对待的机会、环境。拿掉可笑的有色眼镜,挖掘团队的潜力才是你的重点。
停止你的双标。在领导拟定的一系列条条框框里,要求下属勤勉且卖命。但若你自身就懒惰成性,“严以待人,宽以待己”,这些制度将不具备任何说服力,榜样的力量不仅是指好榜样也有坏榜样。
责任心。不论从公司角度利益角度,还是团队。领导所在的位置决定了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出了事儿就甩锅给下属,你是否想过,将来一天江湖再见,你坑过的队友可能会成为你甲方。
逻辑能力和判断力。请你具备基本都逻辑能力和判断力,不求高瞻远瞩傲视未来公司二十年发展方向,起码讲话有条理并清晰,因为没有人喜欢开上3小时会议还搞不清核心在哪里。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领导这样的生物,但凡是领导似乎都是人们口中的傻逼。为什么总要那么讨厌的人去做管理?原来是他们很多人往往并不是通过管理、技能说服你被管理,而是他们是接近老板的人,是老板喜欢的人。
直到现在,我依然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渴望的领导。我相信,她/他会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踩着祥云对我发出offer。
你呢?如果毫无顾忌,不论回忆前尘往事还是正在历经的过程中,你会对你的领导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