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简书首页文章:《你不是败给了草鱼,你是败给了套路——你所不了解的中高考语文》,刚好写了一点不一样的观点,就贴上来,也可以探讨探讨,原文如下:
事情是这样的: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原作者跳出来表明“也不知道正确答案”,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一时之间,相关话题迅速占领热搜,原作者小时之内涨粉十万,其中对这道阅读理解题作出“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表态的微博转发破3万。
这件事情和几年前韩寒的文章上了试卷如出一辙,韩寒一句“作者本人并不是这样想的”,也是引发一场全民高潮,韩寒“不羁”的形象再次锦上添花,成为新世纪“反抗权威”、“有个性”青年的代名词。
恕本一百三八线非主流码字狗直言,我真的想360度花式翻个白眼。
可能作者本人实属无心直言,一本正经地去挑刺显得有点上纲上线,但是当这件事被网民当作“反抗高考权威”来鼓吹的时候,就真的有些畸形了。
作为一个码字来说,可以确切地表示可能某一句话,某一种表达方式并非有意为之,但也绝对是个人写作经验的无意发挥。
我小学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老师在本子上惊喜地标红一大片,说什么“顶针用得很好”,“倒叙留悬念”巴拉巴拉之类的,其实我压根不懂什么叫“顶针”,什么又是“倒叙”,我只是看过很多作文书,潜移默化里就会那样去表达罢了。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可能作者自身并不会拿些条条框框地去限定自己该如何写,但是并不能否定作者某种表达技巧的存在。也就是说,所谓的“正确答案”并非不存在,更不是曲解,只不过是变成了经过理论组织之后的一套官方说辞。
作者一副“同考生一样是受害者”的姿态跳出来,表明并不知道正确答案,不知道是在否定“权威”呢,还是否定他自己。
再者,“权威”真的就该被反对?你怎么确定自己反抗的是压迫人的权威,而不是自己愚昧的对立面呢?
原作者的否定成了打击高考权威的最有力砝码,但是这些酸高考题的人到底有没有想过,有的人他就是语文学得好,就是能读懂这篇文章,就是能答对这道题,就是能比你多拿几分,出题的就是那些比你厉害的专家,就不是你。
你怪别人瞎出题,我笑你太自我中心。败给一条草鱼不可怕,怕的是如咸鱼一般借口推脱自己不行的事实。
同样的一个梗,鲁迅老先生《秋夜》中“园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句话也是被吐槽得体无完肤,成为了过度解读的经典范本。
为了验证这个吐槽,我还特意去翻看了原文,果然鲁迅先生没有让我失望,那些吐槽的人语文肯定学得不好。
无意高姿态去批判别人好不好,反正我早就理解了,每个人啊,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被一首歌唱得泪流满面,别人也可以骂一句什么狗屁玩意儿,都很正常。
这件很快会被忘却的事为什么值得一提呢?因为这件事的消极影响可能远不止看到的那么简单。
哦,更多的人可能甚至根本看不到任何消极的影响。
学生们本来就叛逆,这个作者一出来附和,恐怕只会让他们更有底气,对阅读理解甚至是整个的语文学科感到排斥。
其次,阅读理解考察的是对文学理论的分析运用,如果连作者本人都否认这一存在,谁还会愿意花心思去学习呢。或许这个时代早已不注重文学,但任何伟大的艺术都离不开对它的钻研。
然后,说大了来看,此次事件还影射了这个时代一种歪曲的心理认知,误把不走寻常路当作前卫先进。原作者的回应打了高考命题人的脸,让应付考试的人痛快了,但却不一定就是对的。
所有人都觉得吸烟喝酒纹身的不是好女孩,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认为这样很酷,女孩就是要做自己,于是很多身体里藏着放纵因子的人仿佛找到了出口,打着开化和前进的大旗,宣扬着“我抽烟喝酒纹身,但我是好女孩”。
道理是一样,总有一天,“我做不好阅读理解不是我因为基本功没学好,而是出题人瞎掰”;“我一点也没有错,是你们太迂腐”。
也许现在还无法体会这种思想有多可怕,等到我们老了,面对一帮打着特立独行的幌子为所欲为的兔崽子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懂有多痛心疾首。
最后,虽然极力保持对事不对人,但是依然忍不住作一点主观的评价:这个原作者的态度不一定值得吹捧。
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自己的文章上了高考试卷,是个人都会沾沾自喜吧,这个人还非要惺惺作态,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可以说是相当地做作了。点进原作者微博看了一眼,一两天内的所有话题全都是在鼓吹这件事,说没有借此炒作,我真的不敢恭维。
一个扬言“我怎么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的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是如此不负责的态度,却被一众祖国的花朵视为敢说真话的英雄,我真是一点也不堪忧,我更关心自己的温饱问题。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
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竟没有炬火,
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先生《热风》摘录作结,愿吾辈有独立的思想,凡事多加思考再作判断,别轻易被有心人左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