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的一本散文随笔,没有之一。


舒国治是我想象中作家的样子

儒雅、高高瘦瘦,常带笑容。

这本散文集子,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

是他的过日子,他的游历,他的写作,散漫的旅行、在途中、在旅馆、逛1日书店、理想的下午…

发自内心的觉得每次读都是一种洗礼,字里行间是扶疏掩映的街树,是下午的阵两过后,一洗天青,人从檐下走出,何其美好,有种“不尽”之感。

“或许一个人有的怎样的阅历,便会写出怎样的文字,他曾受过洋化教育、曾独自浪游美国,从一个小镇走到另一个小镇,所以时常能读出一股嬉皮余风,一种自由松弛之感。

他不屑于斧凿、浓辞艳饰的堆砌,也不故作幽默,没有埋伏没有惊叹、更不去扯什么太平盛世的大道理。

他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是一种古老的感觉,无论是行文的韵律节奏,还是遣词造句的选择,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深情,似有所寄、似有所遥想,却又不甚费力。

如斯细碎,如斯的无有意义。

他写“波罗的海上散列的成千岛屿,如同无限延伸的大湖,大多时候,津浦无人,桅樯参差,云接寒野,澹烟微茫,间有一阵啼鸦。岛上的村落,霜浓路滑,偶见稀疏的车灯蜿蜒游过。”

他说,人有时要任性,任性,任性。如今,已太少人任性了,他们随时都在妥协、随时在抑制自己,其不快或隐忍究竟能支撑多久?自己要做得了主。

他说,理想的下午,要有理想的街树,要宜于泛看泛听,浅浅而尝,漫漫而走,理想的下午,过一天就要像长长足足地过一天,而不是过很多的分,很多的秒。

读他的文章,柔缓了我的眼界,照亮我俗常世界之一隅,即使眼前万事依旧,但自己就是比往常看多了些什么,才明白读这样的书,除了审美上的提升,更多的是人生的滋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