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延迟退休”、“养老金紧缺”、“养老金入市”等字眼频繁出现在热搜版里,退休养老话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
随着医疗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在不断延长,退休生活的时间也随之增长,然而养老金的紧缺却让人忧心,大家都在担心一些问题:当我退休的时候能足额领取养老金吗?我的积蓄能应对物价的不断上涨吗?难道我退休以后还要继续工作才能养活自己吗?
《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一书向大家详细解答了这些问题,本书是韩国渣打银行财富管理师高得诚、郑成镇、崔秉熙合著的关于规划退休生活的理财书籍,曾在全亚洲加印了122次,连续192周荣登畅销书榜。虽然是以韩国的经济社会环境为背景,与我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但其中的财富规划管理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01 笑到最后的人才是最终胜利者
本书采用叙事的手法,以“钱小俊”的财务探索之旅贯穿全书。
在大公司工作的钱小俊,是一位让人羡慕的白领,年薪25万,拥有一套首尔市江南区的高档住宅,一辆排量2500cc的高级轿车以及一个幸福的家庭。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财富精灵”把他带到了35年后,那时的他已经70岁。但可悲的是,因为钱小俊对退休生活没有准备,70岁的他没有了房子和车子,和妻子一起住在由政府资助的养老院里,他们的孩子仅能承担养老院的费用,他和妻子每天必须早起去市政厅工作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宋思凡是钱小俊的高中同学,一直有储蓄和理财投资的习惯,对自己的退休生活也有很好的规划,退休后一家人其乐融融。钱小俊和宋思凡两人年轻时的生活条件相差无几,因为对理财的态度不同,对退休生活的规划不同,等到退休后,两人的生活千差万别。
“没有准备的未来,终究会如自己所担心的一样到来,这就是人生!”
只有做好准备,事先根据用途设计好必要的目标资金,合理规划人生,这样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02 留足过冬的粮食比什么都重要
书中35岁的钱小俊已经成为一家大公司的主管,在事业上算是小有成就,为何在梦境中他却不能安享晚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善财富管理,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没有为退休生活做好准备。
他在30多岁时就购买了高级轿车,通过大额借贷的方式购买了高档住房,将辛苦挣的钱全部用于支付车贷和房贷,盲目支出和过度消费导致他在40岁的时候家庭财政状况恶化,并不得不出售了自己的房屋,后来更因为他盲目随大流的不合理的子女教育支出和好面子租住更大房屋的租金支出,在他50岁的时候还在向银行贷款。
他没有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的想法,因为自己外语能力不过关,无法获得更好的职位,当他50岁被单位裁员时就只能整日为寻找工作而四处奔波,这样的种种,导致他凄凉的退休生活成为了一种必然。
当然这也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太多,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从而造成资金贬值,利率下降,储蓄资金的增值速度甚至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整个社会由储蓄时代正在转变成为投资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的进步,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新生儿数量却在减少,整个社会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金紧缺,据2019年4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到2035年养老金累计结余将全部耗尽,80后很有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
这就需要我们尽早规划退休养老投资,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备足目标资金。
03 实现无忧人生5步骤
1、掌握自己目前的净资产
通过记录自己总资产的“财务报表”来估算净资产,了解自己的资产水平,将只产生费用的资产处理掉,只保留能够带来收益的资产。
2、搞清自己每月收支状况
使用家庭账簿理清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算算一年可以存下多少钱。控制预算,节省支出,同时不断通过努力来增加收入,对于上班族来说,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专注于自我能力的提升,以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提高自己的年薪,同时也可以开发副业增加收入。
3、推算自己的劳动时间
计算一下自己还能工作多久,这样才会知道自己到退休前能赚多少钱。
4、设定自己期望的退休生活标准
对自己的退休生活水平做个定位,想想自己希望过什么样的退休生活,为此需要准备多少资金。
5、持续为退休生活进行投资
对于上班族来说,只是依靠月薪很难做到既要负担家庭日常开支,又要为子女的教育和自己的退休生活准备充裕的资金,必须不断进行投资。
主要的投资方式有储蓄、储蓄型的商业保险(养老金保险)、社会养老保险、股票和基金、房地产投资,需要根据个人的自身情况来合理选择一种或多种投资方式。
书中推荐基金和终身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投资方式,遵循“挑选优良基金”、“分散投资”、“长期投资”这三个核心原则和“找到符合自己的投资取向”、“积极听取专家的意见”这两个附属原则来进行基金投资。
04 不同年龄段,不同投资战略
20多岁,投资自己,培养“治富”能力:20多岁时必须加强对自己潜能的开发,为今后事业的成功做铺垫,不能错过学习机会。在20多岁时,要敢于进行一些极具风险性的投资,在当今这个低利率时代下,风险承担由不得我们自行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等年纪大了,必然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30多岁,贷款投资要慎思:到了30多岁,在财务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购买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家庭事务”,由于子女抚养和经济上的原因,不少夫妻还得面对妻子是否继续工作的问题。如何合理调节消费和储蓄之间的比例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40多岁,资产结构调整需重视:40多岁是重要的“资产形成期”,这段时间主要的财务活动有扩大住房规模、准备子女教育费、准备晚年资金等。这就有必要好好调整家庭资产结构,尽量增加退休生活资金。
50多岁,投资方向转移是重点:从50岁开始,支出逐渐大于收入,因此在这个年龄段要更懂得控制支出。现在人们普遍晚婚,50多岁可能还要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结婚费用。在60岁之前所筹集到的退休生活资金必须达到计划总额的90%以上。
规划退休生活拖得越久,负担越大,我们应该趁年轻时就提前开始准备,因为在你年轻的时候,承担一些风险对你反而是件有益的事,记住笑到最后的人才是最终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