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名‘’师,尊重和实现)~2(32) -

昨天公司聘请了一位业界名嘴给做关于领导力方面的培训,我听了半天的课,坦率说讲的还是不错的,毕竟名嘴一天的讲课费用相当不菲,还是友情价,不是友情价的话顶上我几个月的薪水了。

外形

讲师看起来也颇为专家范,花白头发,方正脸面,嘴皮子略微有些歪,金丝框架眼镜。由于我坐在教室的最后排,细节部分观察的并不到位。

身份

据说名师身份上有一大窜的TItle,人在社会混,总是需要一些标签来定义自己,会长、经理、教授、总裁~~~~有了这些约定俗成代表身份的标签,社交场合就更丰富了许多,当然,芸芸众生,也都在追逐着不同的标签,希望获取或者是情感和归属或者是尊重的需求,(可以划归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如果说四个孩子的出租车司机还处于马斯洛安全和情感的需求阶层;那么眼前的这位名师,应该是介于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但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尊重。

我的偏见

我总是对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名嘴有一点偏见,也许是我骨子里更为追捧的是低调、谦逊,不张扬,靠行动和业绩获取利益或是实现自我,而非籍着巧舌,获取利益。

当然,社会普遍共识也更偏向于尊重‘’行动‘’,比如一些约定俗成的俗语或名言: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大言不惭的人,总是行动最少的人(欧洲);我想我个人的偏见非孤例,哈哈,算是给自己的防御么。

但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这位名师功夫必然是有,在简短的半天中,他的课多次收到了台下学员们一阵阵的欢笑,幽默、风趣;里边有些内容据老师讲,也是这两年的总结和提炼,也并非全是嘴皮子理论功夫。但为何,我总是会有一些偏见,尤其是对于一些纯搞培训的培训师,这种偏见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又是什么?

千人千面,对看待不同的人,不同的印象和态度,总是投射的是自己。其他人只是参照物,是镜子,照射出的是自己。

我从小就是行动胜于语言的人,如今还是,小时候我嘴略笨,很少刻意说一些让亲戚师长舒心、悦心的话,甚至几乎沉默不语。所以,一路走来,也颇为艰辛;但身边总会有另一类人,她们异常活跃,说漂亮的话,甚至靠着说漂亮的话,功劳占为己有,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在几十年成长中,与这类人有过交集,有过利益的冲突,但似乎以自己的失败和吃亏告终,内心略苦闷,毕竟苦劳在自己,功劳归她人……

失败,挫折就像生本能的对立,似乎是那个‘’小我‘’的消亡,或者是人进化过程中的警醒~下不为例,以此为戒。失败让人记忆尤其深刻。

如今依然对嘴皮子功夫,有几分偏见,意识层面的‘’不待见‘’,但潜意识深处,还是有认同--语言的嘴皮子能力,也是重要的能力,只是过去由于是自己的弱项,我并未完全正视,采取的是防御的‘’鄙视‘’,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同时,也失去了更多的直面这个弱点的机会。当然,我并非完全排斥和抵触,今时今日也比过去好了很多。

探寻了偏见深层次的原因,正视自己的弱点,这种偏见也许会消融几分。毕竟世界很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存法则,管好自己,相信自己相信的,踏踏实实,努力耕耘,历练短板,总会结出属于你的最丰硕和甜美的果实。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十一回 结缡(中) 天空中此时应景地出现了飞流。少年穿着一身崭新的宝蓝色衣服,身形灵活得如同一只鹞子,翻了几番...
    鱼_lfinit阅读 2,045评论 0 13
  •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大发说,变冷和变心一样都来的好突然啊。立马转!今天很冷,我被变心,更冷了,所以我中午吃了个热乎乎...
    儍鲑鲑阅读 270评论 0 0
  • 最近每天都很忙,确实很多事情堆在我面前,一件一件挑出来做,做了这件忘了那件( ̥́ ˍ ̀ू ) 上午下了课急急忙...
    青衫不华阅读 254评论 0 0
  • 父母老去 我步入中年 孩子在长大 门前的树开花结果 麻雀天天鸣叫 追着梦想 一年又一年 我害怕了 不想坚强 不想孤...
    蓝帆之歌阅读 3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