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爱看蒋方舟的书,她原来的一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我这边委委屈屈地看完,她那边书袋子掉了一地。什么尼采、悉达多都被她用了个遍。
这几天无意中又看了一本她的《天才的出走》,里面有一篇讲《幼儿园:童心和人性》,倒是挺喜欢。 一篇写幼儿园时集体过家家,她写“我们按规定游戏,按剧本表演,按配给活泼,按剂量快乐,因为不远处总有大人在观赏,在观察",一篇写关于幼儿园成型的几个实验,得出无拘束下,幼童人性本饿的一面。可是我的童年想得远没那么深邃,那时就想多要几朵小红花,最难过时候也莫过于听爸妈骗我说是捡来的。
对于童年这类物种的思考,最早是因为看了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儿童被戴上面具,越来越成人化,也就是所谓的“懂事”,舞台上尽兴表演。过早知道规则,失去本真乐趣。可是揭下戏剧面纱,暴露在外的往往都不太好看。人前的孩子该哭时哭,该笑时笑,尺度拿捏得当,分寸把握得体。现在的“六一”儿童节过得人数越来越多,童年真的那么无忧吗?倒也未见得。
腾讯昨天最近出了一个真人秀《我们15个》,据说全程直播1年,好几个机位角度,有看美女的,有看冲突的,有看受虐的,吸引大批网友,简直就是《楚门的世界》。这无疑又是国内真人秀的一次进化,必然有更多论文要来研究。标题可能是《<我们15个>真人秀传播特点分析》、《真人秀<我们15个>受众心理解读》BALALAL,我想受众关注这个节目,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想看到镜头背后人的真“脸”,俗称人性。可是这张脸从小就被戴得严严实实,哪那么容易被摘下来让你看。一切还是像戈夫曼的喜剧理论那样,表演噻。
今天我顶着我过敏的红彤彤的整张脸本想休息,一个消息后开始起身写学院要求的学术考核表,然后咬了咬牙,更了空了20多天的文。窗外各种嘈杂,人声、车声、电锯声……雨也不下,空气沉闷,烦躁不安。嫂子那边不时传来了刚出生侄女的照片,可爱,有趣。我想我将来会尽全力保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