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动脉——营口LNG接收站建设实录》:一部记录国家能源动脉崛起的钢铁史诗

近日,由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道兵主编的纪实作品《蓝色动脉——营口LNG接收站建设实录》正式出版。全书63万字,收录137篇文稿,以七个章节全景式展现了国内纬度最高、东北地区一次性投入最大的LNG接收站——营口LNG接收站从蓝图到现实的奋斗历程。

王道兵,男,汉族,中共党员,清华大学硕士,高级会计师,市人大代表。现任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总经理。1975年12月出生,1999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会计学会会员,美国实战型财务总监会员,南京审计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中石油评标专家,淄博市能源智库专家。长期在中国石油、中交集团央企工作,在炼油与化工、天然气与管道行业有着25年以上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投资并购和工程建设管理等经历。工作以来,先后完成部级课题2项、局级课题20余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石油化工行业书籍两本。历任中石油昆仑华东区域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委员,昆仑能源上海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委员,泰州昆仑燃气公司董事长,南通昆仑燃气公司董事长,河南弘昌燃气公司董事长,中交能源公司投资总监。
国家战略与能源使命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辽宁省“十四五”发展引擎,营口LNG接收站肩负着破解东北“气荒”、贯通清洁能源“北气南下”通道的时代使命。本书以恢弘笔触,揭示了这条年输气能力达87亿立方米的“蓝色动脉”如何成为践行“双碳”战略、优化能源结构的关键枢纽,并记录了项目创下“核准最快”的“营口速度”背后的担当与智慧。
地质禁区中的工程奇迹
营口仙人岛地质条件复杂,92%钻孔存在溶洞,被权威判定为“中国LNG接收站储罐桩基施工难度之最”。书中以“缚蛟沧溟”为题,生动再现了建设团队在“豆腐渣”地层上托举万钧储罐的攻坚历程:通过超前钻探、特制护筒、浆液回填等创新技术,最终以82.9米超长桩基、98.84%一类桩合格率的成绩,穿透亿年岩层,铸就亚洲纬度最高的能源丰碑。
奋斗者群像与精神底色
本书收录了来自30余家参建单位、近百位亲历者的口述实录,刻画了一批平凡英雄的鲜活形象:工程师扎根盐碱滩、技术员三推婚期、焊工父亲以罐顶为战场……他们用“把罐焊好,别让气跑了”的朴素誓言,诠释了“金石可镂”的铁军精神。书中同时凸显了党建引领在攻坚克难中的核心作用,党员突击队挺立溶洞之巅、鏖战穹顶之端,将红色基因熔铸于工程血脉。
五本大账能源动脉的时代回响
能源安全账:年接收能力620万吨,为东北装上“超级绿色气罐”;
生态环境账:年减排污染物千万吨,同步开展渤海湾生态修复;
经济发展账:拉动年产值300亿元,创造2万就业岗位;
民生福祉账:稳定万家灶火,助力北国蓝天;
精神价值账:九年淬炼的“铁军”魂魄,成为时代精神坐标。
谁该阅读这本书?
能源从业者:获取溶洞桩基施工、超低温储罐焊接等核心技术经验;
企业管理者:学习团队建设、技术经营与逆境突围的实战智慧;
普通读者:感受钢铁森林中的人间温情,读懂国家工程背后的凡人史诗。
《蓝色动脉》既是一部工程建设的实录,更是一曲献给新时代奋斗者的赞歌。它印证了“奇迹不过是敢想、敢干、敢坚持”,并以渤海湾的潮声为证,书写了清洁能源时代“气贯长虹”的壮丽诗篇。
书籍信息
书名:《蓝色动脉——营口LNG接收站建设实录》
主编:王道兵
篇幅:63万字,7章137篇
出版意义:首部系统记录高纬度LNG接收站建设的里程碑式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