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力量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叔本华一直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哲学家,这次引用他的这句话来表达我对独处的认识。

在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人际交往必不可少,所谓必不可少,并不是说你有意愿,而是在你没有任何意愿的情况下,却不得不去参与的一种社会行为,然而这种社会行为往往限制了人的自由,人们的言行举止、心里感受、悲喜情绪都无法随心地表现出来。在这个过度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的社会里,人际交往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众多标准之一,相反大部分人却忽视了独处的重要性与价值。

曾看过一篇文章中关于独处的观点,我认为非常好,大概意思是:如果把人际交往视为一种“能量输出”,那么独处就是“能量输入”。往往大多数人都处在“能量输出”状态,而很少有“能量的输入”,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精神耗竭,而独处却能使我们从过度“输出”后的干瘪状态,恢复到精神饱满的良好状态。

很多人即使不太喜欢过多的人际交往,却又宁可选择这样的状态,为什么呢?我曾经和一个朋友聊到关于独处的话题,朋友说道:“我不想独处,因为我讨厌一个人孤独的感觉”!当时听完,我非常的诧异,为什么一谈到独处,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孤独、寂寞呢?

其实它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时我们身处热闹的人群中,也常常会感到孤独。也许独处会使我们有些许负面情绪产生,但它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的感受。独处会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人格更加成熟。当然,前提是需要对独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来说说我自己吧,我就是一个爱社交的“极端分子”,从小就太爱说话,即使是与家人,也话多的要命,更别说与陌生人打交道了,但我又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基本上,没有人真正知道我到底在想些什么。直到进入社会以后,为了不显得过于格格不入,被迫驱使自己不那么积极与人有所交际。当然,这个我自认为的积极,在他人看来可能不足挂齿。

每当独处的时候,我感觉无比的自由,与人交往时产生的浮躁、消极的情绪,也会在独处时自我消化掉,我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多元化、更深入。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对于独处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个人一生中,若没有过多少独处的时光,那么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人的思想不会多么的有深度,因为他的思想可能没有经历过自我灵魂深处的审视。

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個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一个人享受音乐、一个人享受美食、一个人享受旅行、一个人享受阅读......这些都是独处能带给我们的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如果你要是不爱独处,那你就不爱自由。我们只有独处时才是真正的自己,做一个热爱独处的积极开朗的自由人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沉默会说话。 -----题记 似乎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学会了享受独处的时光。童年有多喜欢热闹,长...
    欢欢不是一条狗阅读 3,095评论 0 0
  •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大都市里,一个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开始极不适应。看着别人搭伙吃饭...
    一剪梅1031阅读 703评论 2 3
  • 记得有次和妈妈聊天,告诉她,“感觉越来越找不到自己了。”或许是读不懂我心里的意思,或许是只解读到了字面,她回复我几...
    Rita徐小杨阅读 403评论 6 1
  • 这个奇怪的人 每天需要足够的独处时间 来为自己充电 来弥补内心层次的意义 不怪罪于其他用途的时间投入 因为友情爱情...
    三言两语啰啰嗦嗦阅读 222评论 0 0
  • 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考研的文章,里面的一些观点和经验不甚赞同,故决定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历程,望能为备考人群提供些许启...
    二小姐TT阅读 38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