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生最长的梦,最长的噩梦,都非高考莫属。
高中毕业二十几年来,我还是经常梦到:数学不会做,英语单词没有记,连作文都写不完……经常把自己吓醒。我现在已经学会了在梦中安慰自己:别怕,别急,你早就考完了,你是在做梦呢!然后安心地又开始睡。
高考是个幸运的季节,它让梦想起飞,它让鱼跃龙门,它让大鹏展翅。但高考也是残忍的季节,所有长熟的没长熟的,都要一同收割。每个人的临门一脚,都要接受裁判打分。
作为家长,当那串数字赫然映入眼帘,不管多少,请先给孩子释然的微笑和温暖的拥抱。然后告诉他:考卷很小,世界很大,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战”和一“站”,赢了高考,不等于赢了人生;输了高考,也不等于输了自己。
作为旁人,比如亲戚、朋友、同学、邻居,在这几天,也尽量不去打听、询问别人的高考分数。哪怕是善意,也可能引发误解。如果对方不介意,主动告诉分数,而你不用寻思这个分数匹配哪所大学,只需表达祝贺与勉励。
作为任课老师,带了十几年高三,我都保持一个惯例:考完语文那场起,不再和学生讨论任何语文试题,也不在网上发与高考作文相关的内容直至高考结束。他们问我,我都说,我没做,等结果。从不主动向任何人打听分数,我也基本不知道班级具体分数排名。除非领导把成绩单拿给我了,只凭记忆,绝不刻意去记。我想,学生和我都尽力了。我们都不愿意,因为打听分数,汇报分数,比较分数,反思分数,而加深彼此的愧疚和追悔,失望与惋惜。我也不希望毕业后的学生因为高考语文分数的关系而与我保持亲和疏的关系。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义。
一起安享这段奢侈的假期,难道不是一份难得的幸福吗?
而如果有学生信赖我,告诉我结果,不管他们考的是北大人大,是交大科大,还是医大师大,我都会祝贺他们:祝贺毕业,祝贺成人!能走到今天,你已经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