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一些讨论,本质上还是有很多发散的,人的头脑是容易发散的,发散思维有创造力,想象力,这当然不是坏事,但是,在执行上,我们需要拿出具体的事情来推进。所以,最后会回归到输出这个核心上来。通过高效输出来推动高效输入。通过持续输出的迭代进而改变现实和自身。
输出包括哪些?
整理之前引用了一些回答,如公开的,对外的,一个是要最快速的构成输出,而后进行迭代,简单的说就是修改,修改,修改再修改。或者是不会就去找办法解决,找办法解决,找办法解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78891
刻意学习+功利学习
20小时学习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0362
1.技能为元素 2.开始练习-自我纠错-不断进步 3.扫除学习障碍 4 坚持20个小时,越过挫败壁垒。
一、逆向工程,分解目标结果,尽力拆分技能点,寻找关键技能,寻找后尽快启动。
二 学习到直接可以进行练习改进然后持续(选3到5个方法如书或视频或课程,不要贪多,如20本书)启发:直接寻找自己喜欢的演讲者和题材,然后对着镜子模仿。
三 学习首先要找到能够直接用的工具,
四 减少各种阻力(情境对行为有巨大影响力,与外界互动有好处,也有坏处如受干扰和制约,所以,以自身为主的选择情境很重要)
五 持续在做中改进和修正。
总结1:目前已经筛选出20小时的方法,个人比较感兴趣,所以剩下的是,如何分解和分析技能而后进行重复演练20小时。功利性学习,用最短的时间尽快的最大的输出。
总结2: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风格,我很喜欢冲刺型和即时反馈的那种风格。大家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总结3:之前采取的大体思路是费曼技巧的高效学习。通过输出带动输入。目前在微观上采取的是20小时训练法,可行性高。
总结4: 明确情境,限制时间如可中断的20小时),主题学习(明确),输出导向,结构化技能,20小时练习,持续迭代。
总结5:目前的学习中,发散还是很多的,因此,还需要继续收敛,譬如要拿出什么东西来,然后,准备设备,演练出第一个结果,而后改进,公开后再改进。譬如找一个讲课平台,直接做好ppt直接就开始讲。
我们的头脑是个对待抽象其实都是转化成具象来记忆的。只有体会了其结构并不断进行训练才能掌握一个抽象。
之前看到的绝大多数快速高效学习的,都是关于基础技能的重要性,只有先解决基础技能,而后才能减少干扰的去处理更大的问题和更复杂的事务,以及更长远的问题。万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有个图的)
另外,从我自身构建小水滴自我管理平台的经验来说,确实,我一点都不懂,最后通过自己学习,找朋友,有了很大的进展。明确自己要做的东西是什么?而后用20个小时去训练,看看能否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技能树太大,那就再细分,不断的细分技能,而后用20小时去突击和实现。完成后达到自己目标和期望即可。无论是用什么办法?哪怕是抄的改的,模仿的,等等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收敛模型,也就是减法,才能最终一步一步的走出思想情绪的迷雾。
做,一步一步的做。基本上也就3天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