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上帝赐予我宁静(的心) 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赐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事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赐予我智慧 去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活在当下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享受每一个瞬间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01
我决定重新打开自己的朋友圈了。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朋友圈关闭了半年左右。
关闭的原因极其简单,粉饰过后的生活,让人看了心生厌恶。
“熟悉的陌生人”发着各种软文、广告,精神垃圾充斥,我的朋友圈已无法让我自己做主。
当然,我也有私心,因为孩子上英语课,需要定期发点小广告赚课时,索性关了朋友圈,不看了。
关闭的这段时间,我并没有遗憾。
2020年这一年前半程的灰暗,后半程的精彩,我一样也没有错过。
昨天发了一条科技馆朋友圈,今天就有朋友问我身份证查验的事情。
某天在电梯里,碰到其他部门同事。
他突然问我:
“你最近怎么不发朋友圈了?
喜欢看你以前发的照片,构图、色彩都不错!”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
我没有屏蔽任何人,只是单纯的不发了。
这两件小事情,让我意识到,在朋友圈里,即便是最简单的生活经历分享,也能影响他人。
这种价值感,让我体会到朋友圈久违的暖意。
短短几行字,几张图,有的时候是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讯,有的时候是提供美好、有趣的情绪价值。
02 关注圈vs影响圈
关闭朋友圈前,我在意的是——我获得了什么。
我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了我关注的内容和事务上。
而我忽略的,才是我真正应该重视的——我影响了谁。
这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
世界很大,他人言行、外界环境、政治新闻、娱乐八卦、社会事件、科技动态……都是我们关注圈的内容。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关注圈,每个人的关注圈也都不尽相同。
影响圈,是指我们对他人的影响,这里面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经验、职位、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
年前的娱乐圈大瓜,郑爽代孕又弃养,是典型的关注圈事件,但我们数亿网友的口水,能影响到她个人么?微乎其微。
03 控制关注圈
显而易见,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一个人可关注的信息半径可以无限大。
但,这意义何在?
紧盯着别人、外界环境以及任何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只会让错误的焦点产生消极能量。
久而久之,习惯于把自己力量交出去,依托于他人身上,要么讨好,要么指责抱怨,人会很容易变得越来越怨天尤人、自艾自怜。
再加上对能力所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的日渐缩小。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如何改变?
我们面对的问题通常分为三类: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我们自身的行为有关;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与他人的行为有关;
无法控制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现实的环境。
无论哪种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都在我们自己手中。
我们改变习惯、手段、看法,去解决问题,都是影响圈的范围。
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影响圈,很重要,因为它是你的生活半径,也是你社会价值感的源泉。
活在影响圈的时候,你就走进了积极进取的人生。
独立的人格,让你能直面挑战,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进而进一步扩展影响圈,人生也越来越有力量感。
04
再次开启朋友圈,我会做一个更积极主动的人。
让我的关注圈,为我的影响圈服务。
我分享自己喜欢的影视剧、书籍、美景,或是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也许在某个角落,能抚慰一颗烦躁的心。
自己的感受,永远比道理重要。
没有力量的人生,终究是缺少体验感的。
控制关注圈,扩大影响圈。
对力所不能及之事,泰然处之;对能够掌握之事,全力以赴。
不妨勇敢一点,因为最终你要失去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