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九」5
【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在匡地遇险,他说:“文王死后,其文化不是在我们这里(得到传承)了吗?上天若要灭亡此种文化,我等后人也就不会被赐予此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想灭亡此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注释】
“畏”,恶也。险恶、凶险、可怕之意,类似用法如“畏途”。“畏”字会意,是由上面的“鬼头”和下面的“虎爪”构成,故“可畏也”。此处可引申为遭遇险恶、凶险、可怕之事。通常是解作“被围困”,今不从。
“匡”,一说为春秋时卫地,一说为春秋时郑地,都在今河南省境内。
“文王”,即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姓姬,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文王是周朝的奠基者,也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文”、“斯文”,此处指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华夏文明之表,其里则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亦即仁道。
“兹”,这里,指孔子及其门人。
“丧”,亡也。
“与”,赐予也。
“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评析】
谈到“子畏于匡”,必须要先介绍一个人——阳虎。阳虎,姬姓,阳氏,名虎,一名货,春秋后期鲁国人,是三桓中势力最大的季孙氏(季平子、季桓子)的家臣。阳虎以家臣身份,凭借其过人的权谋而跻身于鲁国卿大夫之列,从而指挥三桓、执政鲁国,开了鲁国“家臣执国政”的先河。阳虎曾带兵入匡施暴,匡人深为怨恨。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出发前往陈国,途径匡地。由于孔子与阳虎容貌相似,而给孔子驾车的又恰与当年替阳虎驾车的同为一人,以致匡人将孔子误认为阳虎,欲加以报复。情势因而凶险万分,故曰“子畏于匡”。
孔子虽然身处险境,却并不畏惧,更以天不丧斯文的道理安慰随行的一众弟子。文王前承尧舜禹汤,后启武王周公,使仁道相续不绝。文王虽逝,但承载其道的礼乐文化仍然在兹,须由孔子带领大家传承下去。这就是孔子的使命感。既然上天赋予了孔子等人传承华夏文明的使命,匡人自然也就奈何孔子等人不得了。
孔子除了遇险于匡,还有绝粮于陈、微服去宋等厄,但最终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了。学中华文化而有志于传承华夏文明者,当效孔子以道自任的使命感,越是条件艰难,环境险恶,越是应当深信天必不丧斯文,越是应当笃定士不可不弘毅。如此方不负人生一世并“得与于斯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