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破解自己的冰山,看见自我内在改版的可能性之后,逐渐发现有些我排拒或厌恶的人事物,即使表面看起来各有不同的状况,其实都与我内在最深处的痛点——「不被爱」有关,而我被踩到痛点的反应,大多是愤怒。可能看起来是别人做了某些不合理的事,所以我对他们的作法感到不悦,厌恶他们的存在。但我意识到我最气的其实是自己,愤怒的点在于我气自己「居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让我感觉自己很没用、很差劲,也引起自我厌恶,开始自我批评。这种「无资格感、无价值感」勾起我「不被爱」的恐惧,「这么无能的妳没有被爱的资格」,于是我用愤怒的情绪去对抗那些「害」我产生这种脆弱感的人,包括对抗我自己,因此每每都卷起情绪风暴,使我心衰力竭。这些讨人厌的人事物只是映照出我必须要面对的痛点,我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应对他们的无理,但不必反过头来对付自己。我一直以为这种「不被爱」的恐惧,是因为成长经验中我并没有学到怎么爱自己,我不懂也不够爱自己,加上我曲解了原生家庭潜移默化的价值观「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认知造成的。我认定自己一定不可以给人添麻烦,凡事只能靠自己,要能解决所有事,要做到完美才有被爱的资格,可是我始终达不到理想中的「完美」,所以一直对自己没有自信,也觉得自卑。 「不被爱」的痛点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我知道自己的认知有误,因此转换角度解释,把「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改成「当责」,我明白自己的决定与选择,我愿意为事情最终的结果,负起该负的责任与承受后果,而这过程,不等于不能显露脆弱,不等于不能求助,不等于我只能靠自己,不等于我需要是个完美的人。这样的转换让我从「完美主义」中脱钩,我感觉自在许多,也觉得自己活得「真实」许多。我明白「不被爱」的恐惧,代表「被爱」的渴望没有被满足,这是我已知的痛点,我以为自己挖掘到冰山的底层了,但其实我只理解了一部分,我最近才发现自己之前没发现的裂口,那是我仍会被「不被爱」的课题激怒的关键拼图。结果,还是与原生家庭的伤有关,即使我以为父母已经待我够好了,没有什么需要和解的事。原来,爸妈待我再好,也不代表我完全不会受伤 朋友随手与我分享的一篇文章,让我想通自己的「愤怒」从何而来,我终于察觉到自己深怕「不被爱」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偏心」。平时我见这两个字是无感的,但近日的情绪风暴,让我一见到这两字突然有如雷击,瞬间恍然大悟!我在解析内在冰山的过程,本来不认为自己与原生家庭有什么需要解的结,因为我认为父母待我很好,可其实在我不知道的时候,我的心底仍旧是种下了这样的偏见与伤口而不自知。我知道自己是倍受疼爱的么女,可在我心里,还是会因为看见父母疼爱自己的手足而受伤,因此当感觉父母的爱不专属于我,当看到手足做得不够好但父母依旧待他好,我就会有「你凭什么」的被剥夺感而倍感愤怒。我气的是夺走他们注意力的人,我讨厌他让我父母伤心,但更刺伤我的,是我认为明明他那么糟,没有被爱的资格,但他们依旧爱他。所以,当我觉得自己很糟糕的时候,会觉得我做了和我讨厌的人一样的行为,让我的父母失望,也让我连带讨厌这样自己。我这才把全部的事都串在一起,所有的所有,都与我自己怎么看待这一切有关。现在从旁看着,觉得那样子的气愤和厌恶很没必要,因为他也是我父母的孩子之一,而且,我爸妈给我的爱也不曾减少,只是以前我并未发觉这种藏在内心深处的妒嫉和投射,无怪乎总是会被某些雷同的情境勾起愤怒。看清楚内在的痛点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之后,我感觉心里的某个结与我积累的愤怒松动许多,也才知道内心的那股难以消退的愤怒从何而来,我总以为是因为「人」的关系,其实只是映照出我内心未能觉察清理的失落而已,即使我受了伤,即使幼时我在某个因缘下觉得自己「不被爱」,但现在,我并不责怪或怨恨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不必宽恕,也能继续前进 有没有不需要宽恕的伤害?有,如果我并不觉得自己是被害人,也就不存在加害者,那就不需要「原谅」。我只需要理解原来我曾经把那样的状态定义为「偏心」,所以让我心里有这样的伤口,我只想要好好安慰我的内在小孩,原来她那么在意那些事。事实上,我知道我也是被父母偏心的那个。所以,当我知道自己可以不再用「偏心」定义父母的爱,与我「被爱」的份量并没有比较少之后,以往的伤口虽然不会马上愈合消失不见,但我也有感反弹的力道比先前小了许多。我需要学习的,是慢慢清理变成下意识反应的厌恶与愤怒,不要再自我伤害,也才能更理性看待我遇到的事。现在,我已经成年了,就算幼时在某些时刻感到受伤,也早都过去了,我的父母不想也不会知道那样会伤害我。既然我觉察到了,那他们那时给不了或不知道如何付出的爱,就由我为自己补回来,我有能力可以学着把自己爱回来。这种在成长过程中无意间埋下的伤痛,无需靠别人或回头寻求父母给予,我们自己就能为自己清理疗愈,原生家庭的伤,都是在提醒我们那些未被满足的渴望。我感觉自己看到冰山底层的那道裂口,在慢慢地修复当中。理解,就是一种宽恕
看见内在冰山最深处的裂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分享嘉宾★ 司建枫老师 新精英橙子学院创始会员——传说中的0001号 新精英生涯首批学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