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且历
今天,
我看见太阳
正在清洗日子的伤口。
——阿多尼斯
1
那天在七九八,看见一个红色雕像,孤零零的伫立在一条窄窄的箱子里,后面的红砖墙上,有各种或稚嫩或狂野的涂鸦,一个破旧的空调,无精打采的在他身后。雕像的身体看来很混沌,脸部轮廓也不清晰,唯有一张嘴,张得很大很大。
我仿佛听到他似乎在嘶吼,寂静无声地嘶吼。
本来在打闹追逐的熊孩子,看到这个红色的雕像,立刻停下来,问,“这个人怎么了?”
我第一反应想说,他很痛苦。可是这么小的孩子,大概不理解痛苦是什么。于是我就说,“可能是他很想要吃冰淇淋,但是总也吃不到。”
爱吃冰淇淋的熊孩子似有了悟地点了点头,然后喃喃地说,“他真可怜。”
我仔细端详了那个雕像,觉得他不可怜,更不寂寞,因为他有很多的同伴。
2
某天逛街遇见一个店员,是一个短头发的姑娘,笑起来很好看,脸上却有些苍白。我在店里选购试用的时候,看着她忙前忙后应付各种客户,有光看不买的,也有存心找茬的,而她嘴角微笑着,手却不自觉地捂着肚子。结账时,她看到记录单上忘记给前一位客户的购买类型做记录,急的直拍脑袋。“女生那几天,真的是会变笨。”她笑着说,脸上布满疲倦。我提醒她坐着休息,她眼神里夹杂着些许痛苦和忍耐,说,“不能哦,商场管得严,被抓到会被罚款甚至开除的……”然后,她又微笑着迎接下一个客户。
有一次我定了某快餐的外卖,等了一个小时还不来,有些急。等送餐小哥终于气喘吁吁地跑来的时候,我的怒气却消了。彼时他背着比身高还高的外卖箱子,大约很重,肩膀都压得有些塌,手里还拎着好几份。递餐给我的时候,他说话还喘着气,因为走步急,额头冒着大颗汗。他说,“不好意思,我有四百多份要送……”很快,又匆匆奔向下一站。
一个同事,女儿上了小学,每天放学都送托班。结果因为老加班,同事经常是最后一个去接孩子的。三八妇女节那天,托班的女老师要放半天假。同事本来也要休半天,结果因为各种工作上的事儿一直拖着走不了。托班老师最后无奈了,只好带着同事的女儿去逛街。同事的女儿经常小大人一样地说,“要是我以后有了孩子,我就第一个去接她!”小女孩大概不懂,她的妈妈在前一天加班到夜里两点,而第二天依然要爬起来接着上班。
前阵子我的大boss来北京出差。他是个爱尔兰人,工作地点在东欧。这次出差,他先去参加了深圳团队的活动,然而来北京。深圳到北京的飞机遭遇延误,从下午一直延误到了半夜,四点才到北京。白天十一点多他到了办公室,里面就开始之前安排好的约见会谈。同事给他定了中午的盒饭,根本没有时间吃。各路人马,一个接一个走进他的办公室里,都是一对一深入交谈,boss要迅速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业务做出反应,给予建议。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六点半,整个下午他只是有时间喝水和上厕所。中午的盒饭没有来得及吃,早就凉透了。终于结束了,他疲倦地揉了揉眼睛,说了句,“I’m starving.”(我快饿扁了)。他来北京无数次,却从未去过北京的地标。而且接下来,他用同样的紧凑的行程,去阿姆斯特丹,迪拜……的办公室。
……
许许多多的人,包括我自己,都如那个红色雕像。不论做什么,什么级别,什么年纪,其实我们都一样。我们需要强颜欢笑,强打精神,甚至违背本心。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我们肩上背着的,可能是养家糊口的责任,也可能是虚无缥缈的未来,抑或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大多数时候我们看来很安静,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心底隐隐的藏着一大票念头,在吼叫。
3
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北京的西山上,有机会看得到整个北京城。远远的,依稀可以看到铺展的马路,无尽的房子,和林立的高楼。每一扇窗户里面,都有人在生活。每一条路上,都有人在奔波。烟波浩渺的城市,有多少人的欲望蠢蠢欲动,又有多少人的梦想摇摇欲坠?俯瞰这个城市,会给人一种感觉,那些自以为是城市的主宰的人类,其实渺小得就像被这个城市圈养的宠物。
拥挤如罐头的地铁里,奔波的人们低头看着手机,希冀暂时忘掉当下的苟且,熬过难挨的通勤时光。总忍不住查看每个月的账单日,计算那些信用卡以及各种还款,眼睁睁看着它们如何洗劫清瘦的工资账户。守在儿童乐园、兴趣班外面的家长,困倦的靠着窄小且不舒适的椅子上等待他们的孩子,眼神疲倦又空洞。渴望时尚的女孩,在商场里看着心爱的裙子,标签上的数字永远高于自己的钱包容量,无声的叹息在蔓延。加班到深夜的男人,疲惫地感叹,年少的时候至少可以穷开心,长大了还是穷,却不开心了。丢失了自己的女人,看着以前年少时光的照片发呆,感叹青春不常在……
这些被圈养的人,似乎面目、身材变得模糊了,慢慢的退化成了,一个红色的,安静的嘶吼的雕像,挣扎,麻木,再挣扎,麻木,然后,可能再也不能挣扎。
4
我常常想,忙过这一阵,就好好享受真正的生活。可是,事情总是绵延不断,忙碌总是毫无头绪,混乱总是不期而至。后来才明白,那些琐碎和忙乱本身,就是生活。
生活就像是一张大蜘蛛网,如小昆虫一样的我们,势必会被它围困,动弹不得,看着那些恐怖的“蜘蛛”,一步步靠近。小时候的我们,会害怕,会尖叫,会歇斯底里。然而越长大,越隐藏。我们用表面的无动于衷,掩盖内心的惶恐不安,却谓之曰“成长”。
有时候,我们其实都是表面安静,内心嘶吼的人。以前我抗拒这样的自己,追求杨绛先生说的“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后来我才发现,那注定是修炼到一定的境界才有的状态。大多数的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会挣扎,会害怕;我们会想要放弃,会怀疑人生。正如木心所说,“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用知足常乐去镇压想法,也不是用鸡汤来麻痹神经。需要的可能只是,接受这样的自己,倾听内心嘶吼的声音。
那声音,也许是挣扎的自由,也许是虚幻的梦想,也许是无畏的追逐,也许是爱而不得的忧伤。
那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最真实的渴望,那是被压抑到瑟瑟发抖的自己啊。
我们追逐世俗的成就,遵循一切的规则,却忘了要用最大的耐心,去善待和原谅那早已千疮百孔的人。
在这一条不可回头的单行道上,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有时候我们脆弱到一个人深夜里偷偷抹泪,有时候又坚强到在艰难的路上走了很远很远。
在这场有去无回的旅行中,当你自己身处无边的混沌,前有迷雾后有追兵的时候,别忘了对自己伸出援手,给自己一个拥抱。
在生活面前,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直面虚无背后的惨淡人生,正视强颜之下那个脆弱的自己。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等一等它,看看它是否有所诉求,是否有所迟疑。然后,拿出结实的针和线,一点一点的,勾勒情绪的花边,补缝生命的漏洞。
你好吗,那个表面安静,内心嘶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