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谓人生的大事之一。古人云,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论是孩子本身,还是父母,都希望看到同学们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
高考报志愿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由就业反推所填报的学校,即:就业→专业→学校。比如打算让孩子从事铁路相关的工作,这就是先定出了就业方向。接着选择专业,比如交通运输、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然后选择这几个专业比较强的学校,在按照自己的高考成绩估计能报学校的档次。最后就是学校可以降档,但一定要保专业。比如,按照自己选定的专业选定了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重庆交大、兰州交大……而自己分数报西安交大吃力,那么降档选择西南交大;如果报北京交大吃力,那么降档选择重庆交大或者兰州交大。这样可以避免专业被调剂,能保证读到自己看准的专业。
正因为此,近些年,同级别的学校,专业单一的学校录取分数线普遍要高于综合性大学。拿四川来说,四川大学名气最大,排名最高,但录取分数线往往是电子科大最高,接着是西南财大,下来是西南交大,而四川大学分数线往往排第四。拿陕西来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排名并不靠前,但录取线有时会高于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这样的高一档次的综合性学校。
还有一种是保名校,忽略专业和地域的报考方式。比如,自己的分数能够上报985的名校,但只是压线,势必要被调剂。那么有两种选择,一是去稍微偏远的地区,比如兰州大学,分数线常常低于同档次学校。二是完全不在乎专业,即使被调剂也毫不在乎,就是压着线报名校。回想我自己当年报志愿时候,也是这种做法。在很多家长与学生眼中,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自然要选择就业容易的专业或者名气更大的学校。
然而,作为过来人的我,认为专业优先和名校优先的报志愿方式都不是最适合当前社会的做法。我给出的建议是优先考虑城市,然后考虑学校,最后考虑专业。之所以要以城市为最优考虑,有几方面原因。
1、以专业为指导的报考方式可能并不会如愿以偿。
以专业为优先,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够从事一个好工作。可是,大学毕业后,好工作还是不是好工作就很难说了。如今的社会,变化之快已经超出很多人的想象,长盛不衰的行业几乎不存在。几年前生活稳定、收入高的好工作,几年后很有可能急转而下,更有甚至被淘汰出局。然而也有工作,在突如其来的机遇下,一跃变成人人羡慕的好工作。
如钢铁行业,十几年前在房地产飞速发展的时候,包括宝钢、首钢、宝钢在内的各大钢铁厂效益之好,令人瞠目结舌。可近几年,除过以制造高速铁路的百米无缝钢轨为主的厂家外,几乎全部亏损,整个行业举步维艰。
再如教育,在十几年前,人民教师真心不算好职业。收入低、工作累、地位低,由于经常使用粉笔,还容易得职业病。那时候取笑教师为“臭老九”,我听过有人取笑他的教师朋友,说他是买根烟都要把钱数三遍的人,可见当年教师收入之低。而现在,教师已经成为高收入的代名词,除过学校本身的收入之外,随便一份兼职都可抵上学校同样的收入。
既然当今社会变化这么快,收入高、地位高低行业的不确定性那么大,那么专业对一个人还有那么重要吗?
2、现代社会,比起专业知识,眼界更重要
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到,可是眼界却学不到。这就是我提倡要以城市为优选择的理由。我说的城市特指中国目前最发达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等。而且,学校一定要在市区。
眼界对我们的重要性决不亚于知识,可以说眼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中国由于东部与西部发展十分不均衡,我们就能够很容易的发现东西部人的思想差距也比较大。比如,在东部,多数人想着如何挣钱,而多数西部人则想着如何当官,其原因就是经济越落后,“官”的权力也越大。两种思想的好坏不去评价,但显然东部的思想才是中国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初期,只要在发达国家留学归来的“海归”,被几乎所有国内公司当宝贝一样捧着,基本不看“海归”在国外是否毕业于名校,是否有个好成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公司的负责人都明白,只要有这么几年发达国家的生活经历,他们见到的就是最宝贵的财富,至于所学的知识反而不是重点,有了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比尔盖茨因其母亲工作于IBM公司,十几岁时候就接触到当年的大型计算机,这种眼界让比尔盖茨领先于同龄人的绝不是知识能够衡量的。张朝阳留学期间看到国外的互联网,将其直接复制到中国,便成就了现在的搜狐。同样的还有创办美团的王兴,创办阿里的马云。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再如《水浒传》中的柴进、燕青,属于梁山上为数不多的眼界广之人。宋江打仗要带之人常是吴用、李逵、花荣、李俊、燕顺等,而去东京找李师师谈诏安带的人却是柴进、燕青和李逵。带李逵很好理解,算作保镖。柴进是管钱的,也得带上。而燕青却是卢俊义的人,并不是宋江嫡系。那么,为什么带燕青的理由,自然就是燕青见多识广,不得不带。毕竟宋江最早只是县城里的文书,即便当了梁山老大,也弥补不了眼界的缺失。那么,到东京办事,当然需要眼界广之人,这就是眼界的竞争力。
3、大学要锻炼的能力是思维方式与相互协作
大学毕业后,影响个人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便是个人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影响了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与态度,最怕的是陷入自己思维钻牛角尖。因此我建议家长与同学尽量报考综合性大学,避免选择专业性太强的学校。
不同专业的同学,几年的学习中,思维往往产生局限。比如理工科学生偏理性,而文科学生偏浪漫,艺术专业学生思维更活跃。专业性太强的学校,往往专业也较专一,这样便少了与不同专业学生交流的机会,容易陷入自己的死胡同。而在综合性大学则不同,可以通过学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提供的各种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只要在学校够活跃,就不怕没机会与其他专业同学沟通交流,既锻炼了自己与不同性格之人交流的能力,又给自己多开了几条思路。
同时,跨专业合作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将不同领域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是未来最有价值的能力。无论是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还是如共享单车一样的创新公司,都不再是一个单一行业能撑起来的。而综合性学校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拿OFO共享单车的创建来说,创始人戴威本人是金融与经济专业,在自行车协会又认识了其他成员,而其他成员既有机械设计专业又有管理专业,大家发挥各自的专长相互协作组建了OFO共享单车团队,这样的团队在专业性强的学校必然是组建不起来的。
四年的大学能生活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改变思维方式,学会与人协作,学会独自生活,学会自己做主。因此,我最后的建议是,在专业的选择上,不要迷信热门专业,比如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类等,可以选择更加灵活的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传媒类等。我们要相信,专业知识总会过时,行业总会衰退,但人的思维、能力、做事方式却是无可替代的,而且,这也将是今后社会最长远、最稳定、最有价值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