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的公号文章一般是早上6点~8点写的,因为每天五六点钟会醒,于是想着不如把这段时间拿来学习,于是就有了每天原创1篇文章的想法,已经写了10多篇。
我的本职工作是写卖货文案,就是那种运用文字「心机」,让你在微信公众号、天猫或朋友圈剁手买买买的人。
按照小野的承诺,每周一篇文案拆解,带你了解商家和营销人的“套路”到底有多深,如果能顺便帮你多省掉一些冲动消费,也不负小主恩泽。
这篇文章大约3500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这次拆解的文案是天猫店铺一款洗碗机详情页文案,就是你打开淘宝之后,点开某一个具体产品,会出现的那个界面。
在拆解文案前,我会从4个纬度告诉你我会怎么进行拆解,分别是:用户痛点和利益点、标题、营销人如何挖空心思证明产品好的部分、小野思考。
01
用户痛点及利益点
这个洗碗机产品,商家从研发开始,就指定了目标人群——2~3口之家的年轻夫妻,他们的痛点在于平时上班比较忙,没有过多时间做家务。
这款产品的利益点就是减少洗碗时间。
02
标题
由于该文案是天猫详情页文案,标题跟搜索关键词相关,跟一般的文章标题不太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03
营销人证明自己产品好的部分
在阅读接下来文章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如果你在天猫店铺搜索一款洗碗机,是抱着非买不可的心理还是随便看看,买不买都行?
你如果想买一款洗碗机,会优先考虑哪些功能?
你有什么顾虑是在购买过程中有可能碰到的?
根据官方产品数据,该洗碗机有3个特点:免安装、洗碗快和能洗水果。
营销人分别分析了一下这3个特点,以及思考如何说出来会更有可能让你动心。
免安装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卖点,一般我们安装家用电器免不了在家里拆拆装装,营销人认为这个特点可以放大说,可以为你省去很多麻烦。
洗碗快。中国家庭两餐之间一般相隔几个小时,洗碗快不快对你似乎没什么意义,除非能找出洗碗快的利益和好处,否则这个功能会有些鸡肋。
洗水果。在我们的认知里,常见水果无非苹果、梨、橘子、桃子等,虽然需要清洗,但是貌似还没需要用到洗碗机。那在这篇推文里,营销人也在思考:到底如何说,才能告诉你这个功能你确实需要。
思考完这些功能,营销人就开始表演“好戏”了,他的任务就是通过产品描述和证明,让你心痒痒,甚至下单。
(1)开头直接po出最大卖点:免安装。
这篇推文开头,营销人直截了当以一张海报po出产品最大卖点,并且把产品3个卖点一并露出。
只要他一开始的卖点能戳中你的痛点,你就能继续读下去。而这3个卖点也是经过调研被证实是用户最关心的3个信息。
既然免安装是产品最大卖点,接着他就要具体告诉你,安装究竟会给带来多少痛苦。
于是文案里也以家里厨房拆拆拆敲敲敲的图片,让你直观感受到:“哇塞,拆橱柜、接水管、钻孔、好麻烦,还是免安装省事些。”
说到这个免安装卖点,文案中还提到它「免接进水管」。读到这里,你可能会产生一个疑惑:既然没有进水管,那洗碗的水从哪里来呢?
这时营销人主动出击,po出一张图片,主动给你演示加水的具体步骤,并且主动说明「水满时会发出蜂鸣声」,让你一目了然。
营销人做得特别好的一点是他时时考虑到了你的疑惑,因为他知道你一旦对某一点信息理解不了,就会选择关掉界面,他怎么舍得让你走掉?
(像大白一样体贴)
这时该说第二个卖点了:清洗快。
产品团队经过调研发现:消费者普遍认为洗碗时间跟省电成正比。
这款洗碗机洗得快,跟传统洗碗机比只用1/3时间,但是省电效果却没那么显著。
于是营销人很聪明地制定了一个营销策略:突出优势明显的大卖点。
他以比较显著的「时间快」的优势,做了一个对比图(这款洗碗机只需30分钟就能搞定,而普通洗碗机需要90分钟),让你直观感受到「洗碗确实快」。
而对于优势没那么明显的省电问题,则轻描淡写提一句:更快更省电。
第三个卖点:洗瓜果蔬菜。
你认为洗梨苹果很简单,冲一下就行了是吧?
聪明的营销人偏偏找了几个很难洗的水果蔬菜,比如葡萄、螃蟹、小龙虾,他们会有很多细节的东西难清洗,这时他利用「恐惧诉求」,把这些水果需要洗涤的场景展现出来,就能让消费者接受了。
(恐惧诉求——利用敲警钟的方式,激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说服方法。)
以上是对卖点的介绍。
(2)消除你的顾虑。
营销人介绍完了产品卖点——即能给你带来什么,当然不算完,他考虑到了你有可能产生的顾虑,比如:消毒杀菌能力怎么样?能洗几个人的碗?能装多少餐具?
接下来,他就要主动出击,为你解决这些疑惑,要不然产品可不好卖。
第一个顾虑:这款产品的最高温度是72度,你怎么让消费者相信它确实能消毒?
这时营销人给了一份检测报告,是「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出具的99.99%能杀毒的报告。由于是国家级大机构,消费者信任度会提升很多。
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当你无法证明自己时,或者你证明自己但有可能引起别人怀疑时,就「借势权威」,权威一般都比较厉害或牛逼,能被权威认可,自然证明你也很牛逼。
第二个顾虑:这个洗碗机到底能装多少个餐具?
产品本身实际能装4套餐具,但是为了让它看起来容量更大,换算成了更具体的单位,写了能装「22件餐具」,可能4~5口之家还是担心容量不足而不敢下单。
不过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前文已经提到了,是2~3口之家的家庭。所以你的产品不一定要所有人买单,有些产品从设计时就已经把用户给筛选了一遍。
第三个顾虑:主动帮你“省水省电”,时刻为你着想。
前文说了这款洗碗机洗得快,目的是帮你省钱省电。但是你可能还是会担心:它是否真的省水省电,自己会不会收到一份惊呆眼睛的账单?
这时营销人晒了一张图,用耗水耗电的事实数据,让你再次放下顾虑,并且这里还主动帮你算了一笔账:
“一个月洗碗的水电费不会超过30,相当于每天花几毛钱雇个人帮你洗碗,而且洗得比手还干净,何乐而不为?”
这时一下子就打消了你的疑虑。
(3)给你消费的正当理由。
这款产品的目标人群是年轻夫妇,但是当时洗碗机的接受度不高,很多人不了解产品功能,一些家里有老人的可能还会说:“连个碗都不洗,是不是太懒了?”……
换言之,买产品的一方需要承受社会压力,营销人要思考如何主动帮你把这部分压力消解掉。
所以这里营销人给了一个非常正当的消费理由,把洗碗机剩下来的时间用来陪孩子/家人,这样接受度一下子就提升好多。
人会为爱买单,无一例外。
(4)促单。
美的有常规促销活动,这里没有额外注明。
(5)犀利洞察。
这款洗碗机和一个营销机构合作,他们挖出一个犀利的品牌洞察,并给你算了一笔账:
“洗碗不是一件小事,如果每天洗碗10件,40年接近146000件,简直就是“碗”里长城,人生将近两年半都在做洗碗工。从此,把“碗”里长城交给美的洗碗机,把时间交给美好的生活。”
看到这个账单,是不是突然感觉很惶恐?营销人再一次用恐惧激发了你对产品的需求。
04
小野的思考
(1)这篇文案开头的恐惧很细节化,比如厨房修修补补拆拆拆,让人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这里是抓住了你的一个心理“怕麻烦”,让你为省事买单。
(2)真诚背后的“套路”。营销人知道,作为用户的你对他是天然不信任的,因为他是要从你口袋掏钱出来的,所以他时时谨记这个事实。
他像朋友一样,在证明自己的卖点时拿出充分证据,以说明确实能帮你实现承诺的功能。
接着他主动考虑到你的顾虑,比如这个产品,它有「洗碗快」、「省电」的功能,但是营销人进一步思考了一个问题:你会不会担心每月账单问题?
最后他又用数据帮你打消顾虑,你确实不用担心每个月收到高额账单。
作为一名营销人,从专业角度看,这是一篇很能打动人的文案。不知道有没有帮你掌握一些营销套路?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有耐心读到了这里,小野还想请你配合做一个小调研:
对于这样的文案拆解,你觉得对自己帮助大吗?
如果感觉枯燥,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你的每一个留言,小野都会认真回复哒~~
作者简介
野小君:90后新媒体人,武大硕士,非典型处女座。300万粉丝公号矩阵前首席文案,文案卖货60万,为60万粉丝成长公号供稿。曾1个月0基础转行新媒体,入司3个月成为部门负责人。关注野小君,跟我一起,让「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习惯~
我还为你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关注公众号「野小君」(ID:dedao2019)
后台回复【记忆】,就能得到被8W人次推荐收藏的记忆+思维导图,帮你快速记忆考研专业课。
后台回复【电子书】,可免费获得550+本私人珍藏优质电子书,先mark考完研慢慢看~
后台回复【简历】,可获得300+套珍藏实用优质简历。
后台回复【职业】,帮你10分钟快速了解自己适合都职业。
后台回复【ppt】(小写),可获得价值3万的ppt精品课程和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