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朋友跟我说:朋友就是麻烦出来的。后来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又跟我说:如果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麻烦朋友。
很奇怪短期内她的思想会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跳跃,原来是那个对她有“恩”的朋友动不动就把“恩情”挂嘴边,而且到处宣扬,让她不堪重负。
问题出在哪里?我想应该是她们的界限不明吧。
一个过度索取,一个不懂拒绝。
如果可以选择,我们是希望做个经常施以援手之人还是经常受惠之人?
估计大家都会选择前者吧。
因为“拿人手段,吃人嘴软”!何况情义无价,如果难以偿还,情义的包袱还是挺重的,至少在心理上。所以不管是跟周围的人还是牛人,想要保持健康地互动就得精进自己,跟上他们的步伐,一步步去靠近,才能互惠互助。
就跟平日里把夫妻关系比喻成爬楼梯一样,如果一方已经走到了第30层,另一方才走到第15层,弱的一方再不努力跟进,还停留在原先的速度上,那双方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最后从对方的视线里消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浓可淡,可疏可密,可有可无。关系的维系需要最基本的真诚和不定期的互动,当中的度该如何掌握还需要慢慢摸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