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书籍名称:《小说创作谈》
作者名字:大卫·姚斯
书籍类型:创意写作、文学理论
书籍内容:七章,253页,199 000字
前言:小说家就是独自面对所有可能
相信你和我一样,一直会很好奇:
一个故事究竟是怎么开始?语言、文字的堆砌为什么在作家手下就是艺术?一个伟大的故事的伟大之处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写出这样流畅有深度的文字来?
写作对于作家而言,就是独自面对所有可能性,就像这本书的封面一样:一斗室,一书桌,一盏灯,面对着无限时间和空间,创造出一个无限可能的世界。
读书,对于读者而言,除了读书,哪里都没有我们要的安全感。
当我翻开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的书《故事开始了:文学随笔集》,就发现了这样一段话:
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和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逗引女人的狗,而那条狗又使你接近那个女人……
这就是阿摩司·奥兹的“开头观”。我读的时候感觉自己瞬间被吸引,被带入。
如果《故事开始了》这本书是教我们你为什么选择这样写一个开头,那《小说创作谈》这本书,就是在教我们发现文字如何发挥功效,并且让我们知道为何它们可以称之为艺术。先读了《小说创作谈》才能更清晰地发现自己的框架结构……
所以当第三期活动开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说创作谈》这本书,很开心地拿回这本书,开始琢磨着怎么好好读,充分用。
以下就是《小说创作谈》的目录,除了第三四章:《当我们在谈论流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对现在的回忆:当代小说中的现在时态》是在英语写作环境中衍生出来,其他章节内容都是可以被广泛应用。
这本书在写的是:总之,所有这些文章的目标是像我在创作小说时确实会做的那样进行精确且全面的描述,以及评估会损害我们的虚构文学作品的各种可能性的相对价值,由于人们太容易接受流行的态度,当代的作家们已经不再注意其中的许多可能性。
我希望这些内容在下一次坐下来写作时对你有所助益,并且帮助你发现你正独自面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读完之后发现,对这本书最大的致敬就是:写出一本小说出来。
等我,敬请期待,怎么感觉这一样就像《冬天的秘密》一样,遥遥而无期……
那,至少先随我一起看一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吧。
01.自传恐惧症:吃鸡蛋要不要看母鸡以及要不要写自己不知道的
吃鸡蛋要不要看母鸡:
有时候很难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看我这双重否定用的拗口吧。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并不孤独,只是你不知道。
读小说的乐趣之一也在这里吧,在书里看到自己的依稀的曾经,或者即将奔向的未来。总能让我们把自己带入进去,感觉有人和自己一样,一样不在乎不一样,一样走过一些坎坷,一样有过同样的纠葛。
但是本书作者告诉我们,其实那一刻,我们是孤独的。
因为书中的那些人物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他们有可能只存在于作者的头脑中,只存在书打开后的世界里。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
一个人真正的生活经常是他并没有真正过上的那种生活。
读者对于事件的了解程度是大于作者的,但是专业的虚构作家会把一件事从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进行组织合理化,具象化,让你觉得信他是最可靠的判断。
吃鸡蛋要不要看看母鸡,不谈这句话的隐喻。我相信我们的答案大都是否定的,那么当把鸡蛋比作作品,母鸡比作作家的时候,这个应该也同样成立。
因为有时候,你觉得作品好看,是因为你也有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事件。
因为,每一个人就是我,也是你。哎呀,这句话,好像泛灵论啊。不过,我喜欢。
要不要写自己不知道的:
这个问题换个思路来解释就好了。如果只写自己知道的,那这个这个文字的含义就被局限在了纪实方面,这怎么对得起仓颉老祖宗造字在天雨粟夜鬼哭的壮烈情形。
而且就算是某人只写真实存在的山川河流自然景观,经历一生之后,他会发现那也不是只在描绘世界,博尔赫斯在总结自己的艺术家生涯时说:
某人给自已指派的任务是描绘这个世界。经年累月,他用省份、国家、山脉、海湾、岛屿、鱼群、房屋、设施、星辰、马匹和人们的形象填满了一个空间。临到生命终了之时,他发现他兢兢业业编织的那些如迷宫般的纵横线条,描画出的是他自己的那张脸。
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说法,格蕾丝·佩利准确把握了这一点:
你从你所知道的事物入手开始写作,但你应当写出你不知道的东西。
想想看,一个写连环杀手的作家得多有成就感,他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创造了一系列并不真实存在的人物形象。
这真真的让我有了创作的冲动。
02.从远镜头到X光片:视角转换世界变化
我看故事的时候,很难会考虑作者使用的是什么视角,只要能够让我看得痛快的书,我觉得就是一本好书。
然而只要我们不甘心止步于此,就比如我作为一个将要写出自己作品的作家,为了让自己了解小说到底应该怎么好好使用人称视角,以及叙述方法,这个章节一定要好好看看。
以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为例,原文如下,共2569个字,我截图让文章变成了图片,可以好好琢磨琢磨这篇文章,作者谈了视角拉近和拉远的作用力:
这篇文章作者通篇使用的是第三人称,主要讲的就是两个没有姓名的青年男女,她和他。在西班牙一个火车站外面,他们等火车。
故事很简单,就是她怀孕了,他想要说服她做手术,整篇内容好像都是我们在偷听他们说话一样。
您可以试试读一下全文,如下。
正文里面如果没有那一句:“他顺着铁轨望去,但是看不见火车”,我们不能够看到那个男人的内心。海明威借助没有看到的东西,让我们进入到了男人的脑子里。
还有那句,他们都在耐心地等着火车,我们几乎能够判断男人的内心对于女孩的看法:“没有耐心,不通情达理”。
视角的转换,在小说中是一个看世界的角度的变幻。神奇又好玩的技能,我们就算不能掌握,了解一下也是很好的。
03.当我们在谈论流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第三四章是作者针对英语写作而写的,对于中文写作也有一些借鉴意义。
流畅,是小说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不必举一些蹩脚的例子,就用一个经典的流畅片段来举例,自我感受一下吧。
以下片段出自D·H·劳伦斯《菊花的清香》开头:
四号小火车头咣当咣当地开过来了,拖着七节满载货物的车厢,摇摇晃晃地从塞尔斯顿一路行驶到这里。它大声轰响着出现在拐弯处,一副要提速的样子,但是被这响声惊得跑出金雀花丛的小公马只是几步小跑就把它远远地抛在了身后,那丛金雀花在这个阴冷的下午仍旧影影绰绰地摇曳着。一个正沿着铁路前往安德伍德的女人退回到树篱中去,她把挽着的篮子挪到一边,注视着朝她驶来的机车的司机室平台。敞篷货运火车沉重地撞击着铁轨,一节一节地、以缓慢而不可阻挡之势行进着,她就这样毫不起眼地被夹在颠簸的黑色车厢和树篱之间;然后,火车划出一道弧线,驶向那片灌木丛,林中枯黄的橡树叶无声无息地落下来,正在铁轨边啄食鲜红的野蔷薇果的鸟儿马上逃之天天,飞进已经悄然潜入小树林的暮色中。旷野里,机车喷出的黑烟落下来,沾在乱草丛上。田野荒凉而冷清,通往那令人遐想的芦苇丛生的坑塘的那片沼泽地带,家禽们已经不去桤木林中游荡了,它们回到涂过柏油的窝棚里栖息。在坑塘的那一边,隐约能看到矿井的井口,火焰就像红色的伤口,在下午呆滞的光线里舔着灰色的井壁。再过去是布林斯利煤矿的高耸的圆锥形烟囱和笨拙乌黑的车头。倚靠着天空的两个轮子飞快地旋转着,提升机发出一阵阵短暂的劈啪声。矿工们正被送出矿井。
流畅的文字阅读起来不仅不是一种负担,还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象下一个画面,情不自禁就哼出声来。
当我们谈论流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的是节奏,是优美,是小说应有的韵律。
04.对现在的回忆
此章节主要针对英语写作,对于中文写作者一般来讲没有时态的困惑。
05.关于顿悟的一些顿悟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王阳明时刻。
王阳明时刻,此心已足,无须他求。
故事的高潮大多是顿悟,就像本人昨天重温了《情人》这部电影,在无边大海上,已经离别了的一对情人,女人终于顿悟,在悠扬的华尔兹舞曲和无边月亮照耀下,她终于明白自己是爱东尼的,只是她一直不愿意承认而已。
简蹲下大哭的时候,太美了,这个顿悟太棒了。作品也是如此,咱们的男主女主浑浑噩噩,不知所措,忽然醒悟,领悟一些东西,这不是最美的吗?
但是优秀的小说中,这种美好,这种顿悟反而不太靠得住。就像《情人》,简顿悟了,然后是半生的别离,还有契科夫。
契科夫认为,顿悟是启发式地,是转瞬即逝的:要么是过度反应的;雷佛则是写在顿悟开始之前就结束的故事;还有艾丽斯·门罗用顿悟开始和结束……
我在看的毛姆的《面纱》,女主凯蒂也快顿悟了,可是之后,还是心甘情愿沉浸无边黑暗。
顿悟像是一道光,能够划破黑暗;之后,还是庸俗,还是平淡。
06.码放整齐的石块:24首诗的诗集等于25首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说:“如果你有一本包含24首诗的书,这本书自身就应该是第25首诗。”
我自己最近看完的短篇小说集有张寒寺的《不正常人类症候群》、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和刘慈欣的《未来边缘》。
作为一个非正常人类,我更喜欢张寒寺那种时而神经兮兮,时而温情款款的文风,他创造的一个诗人形象,让读者都误以为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然后在网络上各种寻找资料,然后张寒寺出来告知大家,这个人不存在的同时,写了一篇是人的小传记,你说那诗人存不存在。哈哈。
莱特昂·布兰朵是张寒寺在他上一本书里杜撰出来的一个诗人。这位目盲诗人来自很久以前的法国,19岁即英年早逝,代表作《来自波希米亚》。张寒寺在他的数个小故事里“引用”了这位诗人忧伤的小诗,因为古典诗歌的翻译腔太过逼真,引得读者们信以为真。渐渐地,莱特昂·布兰朵这个名字的搜索量甚至大过了张寒寺本人,也有读者在网上问“哪里可以买到《来自波希米亚》这本书”。这个意外实在颇具黑色幽默意味,又那么的“张寒寺”。他那张戴着眼镜、表情平淡的脸,话虽不多,镜片后面却有狡黠的笑意。
张寒寺笔下的布兰朵会写出这样的诗句:
以后的日子,我的头发越来越少,我写给你的句子越来越少, 我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
但世界永恒,星辰常在,苍穹不老。
这部短篇小说集总共有七个章节,一连串读下来,发觉,不止有十个故事。
好的小说集的排版,次序,慢慢读来,都会带给我们回味无穷的感觉。
07.超越的杠杆:矛盾带来升级和生命力
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作家则是,给他们一个矛盾,他们能创造出一个世界。
这矛盾可以是和别人的,和自己的,和集体的,显性的,潜在的,等等等等。
作者笔下矛盾冲突有时候轻描淡写就能看到电闪雷鸣,笔下的人物有冲突才有张力,才有活力。
拿到矛盾这个支点,对于作家来说,就相当于如虎添翼,凤翔九天。
矛盾可以让我们超越自身,深度抵达思想深处,可以是让找到我们天赋的途径。
来吧,让我们颠覆,让我们建构,让我们拆毁,让我们重建。
让我们再次颠覆。
总结
不写一本好小说,对不起这本好书啊。
《小说创作谈》
我是断断
想写小说
想创世界
祝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