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习之乐
——《论语》夜读之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我们反复地阅读,就会从三个“不……乎”中感到一种蚀骨的快乐,而后我们的眼前会展现一种景象:一个爱学习的人,他经常不断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这种实践中不断地获取快乐;有时候,远方的朋友来探望,相互交流,也感到很快乐;有学生来问不了解的问题,他也不怨恨(一说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从这种景象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人,爱学习并且努力实践之;重乐群,经常有朋友来;能宽宥,有彬彬君子之态。这个人是怎样的一种身份呢?显然是一位老师或者学者,或者学者型的老师。结合《论语》的构成,主要是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我们可以说他就是孔子的形象。
这句话有三个层次、三种景象,展示了一个老师应有的生命状态和生命境界。
第一、作为一个老师,要爱学习,这是从师的基础。“学”与“习”是两个概念。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习”字早期甲骨文写为:(羽,翅膀)(口,鸟窝)。造字的本义: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说文》“習,数飞也”。从“学”与“习”的演变来看,两字的意思逐渐不分,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开始,后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的学习了。 其实“学”和“习”是人们吸收知识的不同行为,不同的阶段。“学”偏重于知;“习”偏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反复;一个在于外在的了解,一个在于内在的巩固;学是前提,习是巩固。只有学才能了解广阔的世界,增加自己的人生半径和文化视野;只有习才能深刻,才能感受、体悟大千世界的幽邃和密妙,也才能把知内化为能,内化为素养。总之,两者相辅相成,“知行合一”,这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吗!学与习完美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问层次不是快乐的事情吗。
第二、作为一个老师也要善于乐群交友。《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有人依据孔子的话产生的背景推测说,当时孔子的学说不被人接受,并且经常被人攻击,所以,对有朋友来访就表现出极大的快乐。这样的推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撇开这些,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大凡思想处于高层阶的人,其越不被人理解,所谓的“高处不胜寒”是也;越是具有高端思想的人,其越孤独,就如周国平所说“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活在世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完全孤独。天才的孤独是思想不被人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孔子确实愿意找到一两个知己的。作为老师,我们不应怕孤独,因为孤独是创造的孵化剂,我们更应学会相处和交友,通过交流、碰撞促使我们学识得以提升,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第三、作为一个老师要做能够宽容的君子。中国人的人格高标就是“君子”。“中国文化的人格模式还有不少,其中衍伸最广、重叠最大、渗透最密的,莫过于‘君子’”。“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人格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余秋雨语)什么君子德风、君子怀德、君子成人之美等等,都是人们对君子人格的崇尚。作为老师,什么是我们的君子之风呢?孔子指出的是“人不知而不愠”,学生有问题来问我们,即使问的不是问题,或者问的问题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之问,我们也应该保持作为一个老师的态度,那就是忍耐和宽容。宽容是一种态度,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美德,是心灵的最高境界;宽容,给学生以温暖;宽容,让师生间充满爱;宽容,是心灵的美好,是人性的大度,是阳光的温暖。作为老师,面对不知、错知的孩子,有错的孩子,能做到“不愠”就是一种宽容,就是“怀德”的君子。我们不应该有如此追求吗?
对于《论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说孔子是个好老师,为什么是个好老师?从这开篇的格言中,我们不是也能看出一二吗?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