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作为横平竖直的工科男,凭科班手艺摸爬滚打,却常有满手道理却力有不逮之时,感觉好像身披条顿骑士铠甲高喊着“财务freedom”冲进场,被“生活”反手一个上下火200℃烤至两面金黄。疫情之下开始研究多元思维模型,胡乱订立了年度书单慢慢梳理点东西,想着读也读了不如瞎写点什么,便有了此号,唯愿朋友们一起成长。
01 引子
知识本是一体,把它分为不同的学科只是屈从了人类的软弱而已。
---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
第一本书是心理学方向的教科书--《社会心理学》。
作者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美国心理学博士、教授,教育、科普两手抓的大牛,此书被700多所大学和学院心理学教学选为教材,业内也是经典级别的存在,对小白建立理论根基来讲再合适不过了。
02 梗概
一句话概括全书:我们的思维、记忆和态度实际上是受直觉(丘脑、杏仁核)和意识(大脑皮层)同时控制,而我们该怎么驾驭这种双核机制。
具体讲了三个方面:我们怎么相互认知、怎么相互影响又怎么相互联系(末尾一篇西方临床司法案例略去)。文中大量有详实数据和巧妙实验支撑的理论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何人们有时互相欣赏、互相爱恋、互相帮助,有时又互相讨厌、互相憎恶、互相伤害。然而书中结论是一般条件下的、统计的、定性的,可以自查自省,但不可生搬硬套。引用小说家钱姆·波托克在拒绝母亲“做个神经外科医生既能救命又能赚钱”时说过的话:我不想拯救别人的生命,我想做的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活着。
03 我们怎么相互认知
理解认知的四个关键词:自我服务、归因、直觉和信念。
我们看自己总是往好处看。
最典型的是自我服务偏见,失败时甩锅,成功时居功,大多情况下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比如多数夫妻很难就赚钱和带孩子哪样更辛苦达成一致,把“自己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挂在嘴边的老师不会拒绝优秀教学奖金。这样的偏见还有很多:
◆ 容易记住那个跟自己撞衫的家伙(自我参照效应)
◆ 新发型好失败怕被同事嘲笑事实上没几个人看得出,当众发言紧张到爆(焦点效应)
◆ 公开论文中致谢的那些人,私下聊起时好像不存在一样(自我展示)
◆ 喜欢跟三观很合的人交朋友,认为此人三观“正”(虚假普遍性)
我们看别人往往武断和苛刻。
典型的是我们常犯基本归因错误,即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造成的影响。比如某世界冠军突然退役一定是钱赚够了(忽略年龄和伤病),穷八成是因为懒(推荐阅读《扫地出门》了解可怕的贫穷螺旋)。这不是我们内心阴暗,而是我们观察别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变的相对模糊容易被忽略。
我们感知社会生活时,直觉的力量很强大。
我们感知和回忆生活时,先入为主会强烈的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当某些误导信息被有意识的预置在激活某个记忆过程中时,我们还会不自觉的将这些信息整合进记忆中浑然不觉(误导信息效应),甚至还往往会去寻找那些支持这些记忆的信息(验证性偏见)。
一个细思极恐的例子:“阈下知觉广告”,就是把广告中的某种刺激设置到人们思维反应阈限以下来进行,通过刺激直觉影响人的行为,而自主意识浑然不觉。1957年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电影院正在播放电影,电影的胶片被加入了“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的广告语,这两条广告信息播放的时间仅有0.003秒,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但是比较实验前后电影院周围的可乐和爆米花销量人们惊奇地发现,爆米花销售上升了58%,可口可乐销售量上升了18%。有点可怕,我们的脑袋的后门还真不少。
我们的认知并非都是坏处:我们高看自己有助于保持乐观豁达、抵抗精神痛苦和抑郁,我们依靠直觉有助于快速适应环境和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每当信念形成,我们倾向于自我实现,通过行为让我们更加符合信念,同时也可能引发他人做出某些行为反应来支持这些信念(行为确证),最终完成自我塑造。
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有人曾组织华盛顿大学学生参加一个实验,让他们在时限内做题用来“测智商”,并告诉他们铃响即停止答题。在单独做题的情况下,有71%的学生有作弊行为(拖延时间),而让他们在一面镜子面前做题同时听有自己说话声音的磁带,只有7%的学生作弊。
看,认知像一把枪,关键看持枪人怎么用。
04 我们怎么相互影响
我们相互影响的三个典型现象:从众、说服和群体。
先看从众。
从众也分内外。因外在力量表现出的趋利避害,叫顺从,比如刚被揍过老老实实写作业的自家娃;发自内心的从众行为,叫接纳,比如早就完成作业正自觉练奥数的别人家娃。
这里提到三个经典实验:谢里夫的规范形成实验、阿施的群体压力实验和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研究从众的各种构成要素。内容略过直接说成果:
我们为什么会从众?想被群体接纳和免遭拒绝(规范影响),或者获得重要信息(信息影响)。音乐会谢幕全场起立热烈鼓掌,被掌声吵醒的你扫了一眼周围也迅速起立鼓掌,这是规范影响;第一次来这个餐馆不知道吃什么不如看看某点评推荐菜,这是信息影响。说到底,从众是我们回避社会压力、获取社会支持的一种本能。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从众?实验显示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我们仍有概率违背本心选择从众,但在群体规模大、一致性强、凝聚力强或者首领个人威望高的时候,我们从众的概率更大。亚洲普遍流行的集体主义文化相对欧美的个人主义也增加了人们从众的倾向。
怎么抵抗从众?个性和自我展示欲给了我们保持独立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会通过逆反心理和坚持独特性的行为来对抗从众,如果事前能让人们公开声明其主张,也能极大降低其从众的可能。
再看说服。
说服有两种途径: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面对思维缜密的人,用充足有力的论据进行说服,即中心途径;面对注意力不集中、不专业或不花太多时间思考的人,用论据哪怕不充分的外部线索说服,即外周途径。比如科技公司抢客户会拿出详尽的设计方案,而脑白金只要天天轰炸耳朵就好。
除此之外想要说服目标理论上我们要注意四个要素:谁说,说什么,什么途径说以及说给谁听。想要增加说服成功率,一般情况下:
◆ 说话直视对方且语速较快(增加信息源可信度)
◆ 循序渐进的引入新观点(注重信息差异跨度)
◆ 熟悉的事情正反两方面说
◆ 一起说时先说,一定时间间隔先后说时后说(首因和近因)
◆ 选对方心情好时说
◆ 重要场合说正事儿,用反问、挑战激发对方思考能增加说服力
讲个正反两方面说服的例子:一个回收铝制罐头盒的实验。仅仅把标语“请不要将铝制罐头盒投入垃圾箱!!请将其投入一楼入口处的回收箱。”添加一句反面观点的话“这样做可能会给你带来不便,但这的确很重要!”回收率翻了一倍达到80%。
那么设想一下,想说服孩子去弹琴,拿点零食过来边吃边夸他弹琴有天赋然后暗示自己怀念美妙琴声,是不是比讲一通大道理好呢?
接下来看群体。
群体动力学家定义的群体是成员之间有互动的人群。以此为界,成员之间比较陌生的,叫低限交流群体,比如游行的人群。熟人组成的,叫互动性群体,比如一班学生。这两种的群体社会影响各有特点。
低限交流群体会出现群体助长(唤起优势反应)和群体懈怠(搭便车)。在团队面前展示我们拿手绝活的时候往往会超水平发挥,而遇到短板时有人围观则往往导致更差的表现,这就是唤起优势反应,让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群体懈怠就更常见了,前苏联集体农场的单位粮食产量连农民私有土地产量的一半都不到,看来磨洋工全世界同胞都会。
互动性群体则会出现群体极化(成员原有观点不断加强)和群体思维(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互联网舆论是群体极化的温床,多数争议事件最后都演化成一场骂战,两边都越来越极端。同样,统计数据显示,如果一所大学的学生比另一所大学的学生更擅于思考,那么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差距会越拉越大(该鸡娃还是要鸡娃啊)。群体思维的研究指向了当下流行的工作方式:头脑风暴。心理学家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发现,头脑风暴只在被高度激励和多样化的群体中才十分有效,而且这些群体要事先准备好可能的观点。而普通人在单独工作中往往比团队中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意。如果一定要头脑风暴,这儿有三个办法提升效率:
1、群体和个体头脑风暴结合,并且先群体再个体;
2、让小组通过书写互动,以便所有人可同时参与;
3、电子头脑风暴,以便多人同时参与。
05 我们怎么相互联系
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互动联系有偏见、攻击和冲突,也有亲密吸引和利他。
关于偏见
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自己有偏见,事实上偏见无处不在又难以杜绝。它有很深的社会根源,比如学校政府媒体等现有社会制度往往潜移默化加剧偏见(动画片里公主都是美丽苗条,而丑角一般都是反派);它有来源于我们自身的动机根源,比如我们受挫后需要通过偏见来实现自我服务(替罪羊理论),我们总是强调本群体优势而贬损其他群体(社会同一性理论);它也有更深层的认知根源,我们会倾向于通过标签化归类、以偏概全甚至刻板印象使得我们对他人的认知更轻松。这些研究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对其他人,其他种族,其他性别的偏见有时并非来自于我们的思维,而是来自更底层的直觉,那么要控制偏见,最好的办法自然也是不断强化认知,由内而外的改变。
我们来感受一个原文中的实验(世界公正现象):
一位女性和她相识已久的老板相约共进晚餐,她来到老板家,每人饮了一杯红酒。他将她引到沙发旁,握着她的手,举起戒指单膝跪地向她求婚。
看到这里读者很少有不适感。然而换另一个结局:他借酒将她拉到沙发旁,随后粗暴的侮辱了她。此时人们立刻就会指责那位女士故事前段中的行为显得非常不妥当。怎么样,你免俗了吗?
关于攻击
攻击是一种生物学本能,我们的攻击性受睾丸激素(增加)和血清素(降低)调节。能诱发攻击的因素很多,比如疼痛、挫折、炎热、拥挤、受攻击等让我们厌恶的事件,而“攻击线索”的出现则很可能拔掉情绪的瓶塞立即引发攻击,比如满腔怒火时看到枪械。有三个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注意:
1、暴力电子游戏和色情文学能让人们对负面行为麻木(脱敏作用)、改变认知甚至激活有关暴力的认知启发(主观的攻击线索变多),要杜绝孩子接触这些。
2、社会学习可以引发攻击,也可以减少攻击!暴力教育出的孩子最先学会的是暴力,我们最好从小塑造孩子的奖励敏感性、非暴力沟通和合作。
3、宣泄不能减少攻击行为。
关于冲突
有些冲突是因为社会困境(比如囚徒困境下的军备竞赛),日常冲突则多是来源于竞争、不公和误会。解决冲突的方式包括深度有效的接触、合作、沟通以及和解。有两个研究结论值得借鉴:
◆ 外部威胁或超级目标引发的合作能够最快化解冲突。当团队内部有冲突需要立即化解时不妨用足够有威胁的外部竞争或足够有诱惑力的目标牵引来解决。
◆ 单方面妥协不会带来和解,往往会带来倾轧。
社会新心理学家查尔斯奥斯古德提出了一个“GRIT”方法,即“逐步、互惠、主动的减少紧张”,一方可以在事先公开宣布和解意愿的基础上做一些小的善意行为,并邀请对方回应。事先声明可以建立一种框架,避免对手将善举误解为示弱或者欺诈。
关于亲密和吸引
对于亲密关系从建立、发展到结束,社会心理学都有研究成果可以给我们提供指导。
想要建立友谊或者吸引:
◆ 增加交往会带来曝光效应,进而提升互相评价
◆ 努力提升智力印象、成就、财富并保持身材,匹配现象告诉我们,人们交友择偶时倾向于选择才貌与自己匹配的人相似性带来吸引(回忆一下自我服务偏见),但互补性并不。
◆ 主动喜欢对方,因为喜欢会带来情感回报,进而引起相互喜欢。
想要促进亲密关系,尤其是爱情:
◆ 注意投桃报李和共情,人们愿意和带来报偿或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人加深交往
◆ 不斤斤计较,无论是友谊还是爱情,觉知到的不公平都是引起紧张关系的重要因素
◆ 逐渐的自我表露,一方的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表露互惠效应),而表露意味着真诚和建立情感支持。掌握节奏很重要,祥林嫂要不得。
◆ 注重沟通。婚姻成功的夫妻能学会如何抑制恶性侮辱、避免大动肝火、平息怒火(通过非侮辱性语言表达感受)以及不把冲突矛头指向个人。
我们的爱情又是怎么结束的呢?
对新婚夫妇的追踪研究发现,痛苦和争吵并不能预测离婚,真正能预测离婚的是冷漠、希望破灭和无助。 来看一段文中对维持爱情的建议:
“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非只能出现在童话故事中。如果将其变为现实,那么幸福一定是基于爱情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相互情感的不同构造。渴望激情永存或亲密关系不受挑战的伴侣一定会感到失望……我们必须致力于不断地理解、创建和重建我们的爱情关系。关系是一个构建物,如果没有得到维护和改善,就会随着时间而衰退。我们不能简单低期望爱情关系会像建筑物那样保持自身稳定。我们有责任去创造我们爱情关系的最佳状态。
关于利他
我们都有意愿帮助他人,这可能源于社会规范下获得潜在回报的心理(期待别人他日投桃报李),或者社会责任规范下的正义感(帮助残障人士),也可能来源于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亲缘保护(为亲人捐赠骨髓),而真正的利他主义多来源于共情(有孩子的德国士兵可能会私下放过年纪相仿的犹太孩子)。
关于求援,有一种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越多越没人愿意伸出援手。来看一个原文中的真实案例:
1964年3月13日凌晨,纽约酒吧经理Kitty Genovese在即将回到寓所时遭到持刀歹徒的侵犯,她惊恐尖叫并求救:“我的天呐!他刺伤了我!来人啊!请帮帮我!”。她的38户邻居大多走到窗前目睹了这一幕,但直到歹徒离开才有人报警,但Kitty因未能得到救治很快就死去了。
心理学家对此做出了一系列解释,我们只需要知道:求救时,减少呼救的模糊性可以增加获救几率,比如向视线范围内某个男性呼救比漫无目的大喊救命更可能获得帮助。
06 思维模型
认识、掌握和利用我们大脑的双内核运转机制。
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行为或者冲动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直觉在作祟,此时此刻该不该让思维重新占据上风。
而当我们打算培养一个难以坚持的习惯、走完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或者越过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人生难关时,用思维引导和训练直觉,试着让我们的本能去分担压力。
用Mayers教授描绘的人生来做个结尾,这也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受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