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验:和心仪已久的男神/女神,聊天/约会后,或与大BOSS/沟通后,常常懊悔刚才哪句话说的不对,哪个行为有些莽撞。其实,这些都是心理焦虑地表现。
很多人都急于否定自己,而不是客观分析事实,沉浸在自责中,在感情/亲情中患得患失,其实对方或许根本就没注意到你哪句失误或者哪个动作做的不好。
家庭环境在孩子小时候的性格塑造阶段,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像许多父母整天看电视打麻将,却责备自己的孩子不学习,考不上大学,没出息。只要老师叫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先打自己孩子一巴掌。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很容易遇事情陷入自卑,自责的漩涡
我身边许多人,在工作中、恋爱中、家庭关系中,遇到压力和问题时,首先不是客观地分析问题,而是去怀疑、否定自己。陷入自责与懊恼中。长久以往,陷入失败-不自信-又失败-更不自信,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对于人格来说,安全型的人对情感亲密很自在,一般热情和忠实。
焦虑型的人渴求情感亲密,常常沉溺于亲密关系,担心伴侣是否爱他们。
回避型的人则视情感亲密为自我独立的丧失,会和伴侣保持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 彼得森所著的积极心理学[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中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心理调节方法,简单的总结翻译:
当我们为犯了的错误,和别人的责备,而后悔时
我们很多人第一时间是觉得自己有问题,开始自责
自责结束后,埋怨别人,怨天尤人。
最后结果是问题也没解决,反而自己变得很痛苦。
而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出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是:
先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糟糕的事情,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还是由于自己的因素? 通过客观的捋顺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小时候犯了错误,父母都说从自身身上找原因。
“一个巴掌拍不响”
“他为什么不打别人,偏偏打你”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谦虚才行”
这些话大家都听过。
可是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的原因。同桌性格暴躁喜欢欺负人,老师偏偏让他坐在了我旁边;运气不好,被别人撞到摔倒了裤子破了洞;后桌的女生用笔在我的衣服上乱涂乱画
这些客观因素和别人造成的影响是我们不能所控制的,很多人常常不去考虑这些,不去追究别人的责任,而是习惯于先从自身找问题,常常陷入自责,愧疚的压抑中。
长大后亲密关系中常常觉得自卑,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通俗可以解释为,你担心你所关注的事物,会脱离你的掌控。
而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与小时候家庭的不幸福,许许多多的人都伴随着一些 焦虑与担心。这些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舒解的。
焦虑性人格障碍—(同回避型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越是担心,那么控制欲越强烈。对于控制欲原因的解释,心理学上有一种叫“被剥夺超级机制”的说法。
当你心中一旦有了“对所关注的一件事的掌控感慢慢被剥夺、丢失“,那么你的心里不安全感就越强烈,控制欲就越加强烈。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于异性也会有强烈的控制欲或者过于粘人,主要就是害怕失去和害怕远离。
上世纪60年代,试验发现婴儿要么属于“安全型”、要么属于“焦虑型”、要么就是“回避型”。如果一个“安全型”婴儿的妈妈离开房间,他马上就哭起来,但妈妈一旦回来,他就能冷静下来,又开始玩起来。
“焦虑型”婴儿则显得忧虑,而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一边推开妈妈,一边掉眼泪。最后,对于“回避型”婴儿,当妈妈离开房间,再返回时,他的表现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是试验表明他的心律和压力水平(荷尔蒙、皮质醇)升高。
目前研究也发现当成年人进入亲密关系时,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行为和婴儿非常地相似。我们是哪种 “依恋类型”的人(依恋类型的形成取决于抚养方式和成年后的经验)决定了我们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表现。
解决起来也不难,除了开头提过的方法外。还有对于任何的情绪,不去简单的去否定它,而是去理解然后接受。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去去缓解好自己的情绪,痛苦时,别急着否定自己,先从别人-环境一一分析,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然后去调控。
久而久之,便会获得安全感。
最后,一个小tip
当在恋爱中没有安全感时,可以默念,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这句话:
“她提醒他,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因为那是一个严酷、吝啬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