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什么每个人会如此独特? 学习笔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普通心理学上,围绕个体差异展开,研究个体心理差异。

1、心理过程:知情意是最基础的心理的过程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等;

感觉往往指单一的器官的一种感受,基本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知觉是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形成概念,有时间知觉、距离知觉等;表象是对过去曾经记过的东西的一些加工,给你留下印象、形象。得知自己记忆的品质,对生活是有好处的,记忆和表象应该是一一对应;思维本身对事物的态度、对事物的认识,是核心的认知过程;想象和创造力密切相关。。

认知过程:从最单一的感官,然后把一些感觉加在一块,就是知觉,比感觉单一性要更整合一些,更高级一些。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体验这个事物,体验这样一个外部的世界,然后就有了记忆然后以记忆为素材,在脑子去加工,慢慢就有了表象,通过表象去推断,形成思维。

(2)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情绪是比较表层的、短期的、肤浅的,可以看出来,如喜怒哀惧等;情感比较深层,比方说是大到爱国主义情感,热爱人生,热爱生命,热爱你所在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都是一种更深层的情感。情绪的障碍基本以基本情绪和情感为基础。

(3)意志过程:坚持性、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分析一个人的时候,不要通过一个要素去分析一个人的行为。知情意行是紧密相关的。

2、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案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大家杨国书提出的双Y理论,SDT(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自我决定理论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案例:巴甫洛斯的神经气质类型学说,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胆汁质。

每个人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气质类型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这是个性心理特征,其背后可能是每个人的需要、价值观、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不一样。


二、个体心理差异

1、认知风格差异: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辐合型和发散型:思维,判断来访者的类型看他是围绕一个点讲,还是经常跑题。

(2)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问题的空间。

场依存的特点:在知觉个别信息时,容易受到整体知觉背景的影响;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态度和自我知觉更容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场独立的特点:对部分知觉较少受整体知觉背景的影响;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应用: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来帮助你来区分自己是属于场依存性行还是场独立性,通过abcde五个图形,叠加为两个长方形。如果能够迅速找到的话,应该属于场独立性的,不容易受周边的无关因素的影响。如果你费了半天劲,应该属于场依存性。那么这种独立性和长期分析,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跟我们的这个日常生活、咨询风格是紧密相关的。

2、学习风格差异: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反应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互相作用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应用:心理学教授瑞德的学习风格分类,其实指的是感官偏爱,有视觉型、动觉型、个人型、听觉型、小组型。

3、智力差异:个体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心理活动最一般的综合能力,分为智力水平、智力类型、智力表现早晚、性别差异等。

应用:钟形曲线(正态曲线)是智力水平是一个正态分布,就是特别聪明的人属于极少部分,特别笨的人也属于极少部分,大多数众生都处在中间这个部位,有大器晚成,也有早慧型的。高智商的人很少,然后70分以下,这样的人也很少,大多数人都在70和130之间,智商等级如下:130以上非常优秀,天才型,120以上优秀,110以上中上,90到110.中等,80到89中下,70到79临界状态,基本上智力缺陷就不远了,70分以下智力缺陷,每个人的悟性是不一样的。

当来访者来了以后说,哎呀我这个孩子特别的淘气,学习不认真,上课表现特别的差,你可能就需要把他的智商联系起来,那么当然你也知道背后可能有一些多动症、对立违抗儿童等等这样一些这个智力障碍挂起钩来,你可能需要建议他到精神科去诊断一下,做一下智商测验,看看他们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所以把智商这一块还是把它呈现出来。

4、多元智能理论,就是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是仍健在的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家,他认为我们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空间智能、内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等8个大的类别。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相声、演说家,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音乐家、艺术家,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3)逻辑—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数学家、物理学家,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4)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运动员、杂技演员,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运动员,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自知—自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禅修的人,大家、宗教领袖,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7)交往—交流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领导者、高层管理者、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伟人,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天文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指个体辨别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5、性格特征差异,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是理智还是感性?)、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愿意坚持还是愿意放弃)、性格的理智特征都是性格差异。

6、性格类型差异,包括独立型和顺从型、内倾型和外倾型。


三、特殊儿童的心理

特殊儿童是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教育环境获得良好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要借助教育上的特殊辅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

1、特殊儿童分类:智力超常儿童(IQ130以上)和智力低常儿童(IQ50-70之间)。

2、智障儿童的教育目标:生活能够自理,团队生活能力,将来职业生活。

3、智障儿童的教育原则:提供一些成功学习经验,减少对方失败的经验,然后及时提供反馈,让孩子能够得到强化学习结果。同时如果能够把握学习的难度,充分的鼓励对方,能够树立自信,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同时对这个教材的内容进行一些适当的组织,还有阶段性、小步骤这样一些原则体现在里面的话,对对方的培养是有帮助的。同时的话,能够多练习一些时间,充分的练习,甚至适当的过渡学习,要付出足够的心血、时间和精力。

4、天才儿童的特征:求知欲会特别的强烈,兴趣又特别的广泛,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极其活跃的想象力,思维非常敏捷,而且理解能力又超强,具有独立性,具有创造性,注意能够相非常非常的集中,而且是主动集中,激励超强,而且掌握一些很好的学习方法。

5、天才儿童的教育:

(1)加速观。北京八中有一个少年班,他的初中和高中加起来4年,一般的学校是6年,至少要比别人提前两年,也可以跳级。

(2)丰富观,就是时间是一样的,别人可能是学10个东西,这边需要20个,学30个,学70、80的东西这种丰富观,多参与一些创造性的这种问题解决活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